第153章 朝堂对峙

大唐镇国公 空樱 1133 字 16天前

金胜曼眉头紧蹙,心中有些焦急,不过还是强自镇定下来,开口道:“我新罗与中原王朝世代交好。几年前,我新罗便率先来朝贡,此事大唐皇帝陛下您是知道的。但这两年没有来朝贡,就是因为高句丽阻拦我们朝贡,所以才会如此。新罗断然不敢欺骗大唐皇帝陛下,请明鉴。”

于是,李世民当即令鸿胪寺卿查看近些年新罗的朝贡情况。

不多时,鸿胪寺卿便将新罗的朝贡情况一一详禀,所述种种,和金胜曼所说竟是严丝合缝对得上。

然而高句丽却是仅仅朝贡过一次,那便是李世民平定东突厥之时高句丽方才朝贡过一次,此后,高句丽便再未对大唐进行过朝贡。

李世民心中已然有了计较。既然新罗对大唐诚心称臣,那么大唐自是有必要为新罗出头。不然,日后臣服大唐的藩邦便难以有安全感。故而,李世民决定这一次出手制止高句丽和百济对新罗进行侵略。

李世民看向群臣,目光深邃而凝重,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我大唐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世家官一员率先出列,对李世民启奏道:“陛下,新罗与高句丽皆是外邦,两国之间的战争缘由,我们实难明晰,其中的一些理由也只是各自的说辞罢了。我大唐实不应该插手别国之间的事。”

房玄龄和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等大佬依旧稳坐钓鱼台,并没有轻易开口。他们以独到的眼光看出了高句丽极有可能做了那些事情,然而对外邦交之事须得慎之又慎。

主要是高句丽这个地方着实不太好打,倘若好打的话,大唐要寻一个攻打高句丽的借口,实在是易如反掌。比如前朝杨广三征高句丽之事,便大可拿出来说一说,打着为汉家儿郎报仇的旗号去攻伐高句丽,亦未尝不可。毕竟在这世间,向来是谁拳头大谁便有道理。

这时候素有直言不讳之名的魏征出列启奏,声若洪钟:“陛下,既然新罗国对我们大唐俯首称臣,已然成为了藩属国,我大唐自当有义务为他们解决外患。何不令高句丽与百济两国就此罢兵?”

这时候世家官员又道:“谁知道是不是新罗国挑衅高句丽与百济?异邦之言,如何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