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清风拂过,带走了室内的些许沉闷,却无法驱散李泰心头的疑虑。
他深知宫闱之中的微妙关系,每一项任命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深远的政治考量。
若非父皇有意为之,何至于将他调离京城?
李泰轻轻摇了摇头,试图摆脱这些纷扰的念头。
然而,对于长乐的未来,他却不能不关心。
作为兄长,他自然希望妹妹能够幸福安康,但皇家婚姻往往牵涉到更多的利益纠葛,个人情感在此显得微不足道。
李泰轻抚胡须,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忧虑。
陆通见长乐公主之事已暂告段落,遂将心神尽数投注于泾阳县学府的开学筹备之上。
此次教育制度之改革,实乃泾阳县乃至整个大唐国运之关键,旨在打破世家大族对教育资源的长久垄断,为寒门子弟开辟一条崭新的进身之路。
此等举措,不仅关乎一县之兴衰,更寄托着陆通对未来的深切期盼,是以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陆通踱步于学堂之间,目光扫过一间间修葺一新的教室,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责任感。
他深知,教育乃国之根本,唯有普及教化,方能使百姓知书达理,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为此,他亲力亲为,从教师选拔到教材编纂,每一环节皆力求尽善尽美,务求使每一位学子都能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
为此,泾阳县特设教育部,陆通荣膺教育部长之职,而李泰则出任副部长,二人携手共进,旨在推动此番教育改革。
陆通身着官服,立于衙门之前,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重重迷雾,直视改革成功的彼岸。
他深知,此任非同小可,不仅关乎个人声名,更牵涉到无数学子的未来与希望。
李泰则侧立一旁,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