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严控

大唐镇国公 空樱 1281 字 15天前

言罢,他再次躬身行礼,静静等候李世民的回应。

孔颖达话音刚落,王珪亦从容出列,身姿挺拔,神色庄重。

他整了整衣冠,朝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恭敬行礼,而后声如洪钟般开口道:“陛下,孔祭酒所言极是,切中要害。我大唐,幅员辽阔,国力昌盛,向来为诸国敬仰,实乃万邦之表率。”

王珪微微一顿,目光诚挚地望向李世民,接着说道:“圣人教诲,以德服人,方为长久之道。外邦学子慕名而来,本是我大唐文化昌盛、德化远播之明证。若此刻对其严加管控,层层设限,虽说或有其必要之处,但难免会让天下诸国觉得我大唐气量狭小,有失大国雍容之态。”

说罢,王珪再次深深鞠躬,言辞恳切:“还望陛下能以宽宏之量,怀柔之心,重新权衡此事,莫让外邦之人误解我大唐之仁德风范,如此,方能使大唐威名,远扬四海,万邦来朝之盛景,绵延不绝。”

李世民目光从王珪与孔颖达身上缓缓移开,转而落在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上。

他的眼神沉静而深邃,仿佛在无声询问二人的见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房玄龄心领神会,上前一步,身姿恭谨,拱手奏道:“陛下,孔祭酒与王大人秉持圣人教诲,心怀仁德,所言确有其理。然今时今日,天下局势波谲云诡,外邦之心,难以揣度。我大唐之技艺、学识,乃是立国之根本,万不可轻易外流。”

他微微抬头,目光中透着审慎与忧虑,继续说道:“对外国留学生加以管控,并非是我大唐气量狭隘,实乃为长远计。严格筛选,方能确保来者真心向学,而非心怀叵测。如此,既能维护我大唐的根本利益,又能彰显大国威严,扬威于四海。”

杜如晦亦紧跟其后,跨出一步,躬身行礼,言辞铿锵有力:“陛下,臣赞同房相所言。我大唐虽以仁德为本,然亦不可忽视现实之利害。若无坚实国力为后盾,仁德便如无本之木。管控留学生,乃是守护大唐实力的必要举措,唯有自身强大,方能真正以德服人,万邦来朝之盛景才可延续。”

李世民听闻房玄龄与杜如晦一番言辞恳切且切中要害的言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欣慰。他微微颔首,抬手轻抚胡须,面露赞赏之色,缓缓说道:“两位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朕意已决,此管控之策势在必行。”

说罢,他目光威严地扫过朝堂众人,声音洪亮而坚定:“我大唐虽以仁义为怀,然亦不可不防。外邦之人,心向各异,我大唐先进之术,关乎国之根本,断不可随意泄露。此番管控外国留学生,并非是朕小肚鸡肠,实乃为我大唐千秋万代计。”

言毕,他又看向孔颖达与王珪,目光中多了几分温和与劝慰:“孔爱卿、王爱卿,朕知你们心怀圣人之道,意在彰显大国风范。然世间之事,需权衡利弊,不可一味拘泥于古训。待我大唐根基稳固,实力更盛,届时再以仁德广布天下,亦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