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山一阵尴尬,将多余的钱揣回了自己兜里面。
姜东见他这回拍马屁没拍着,心中难免唏嘘。
看来有些人连拍马屁的功夫都不给人家呀。
十点二十分的时候,列车冒着蒸汽徐徐开动,向着南城市而去。
从郡县到南城,距离有一百二十公里。
因为八十年代的时候,火车的时速基本上在六十多公里,路况好的时候可以到八十公里。
加上中间停靠的站数又多,姜东需要坐三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市里。
上了列车之后,姜东才发现,潘晓筠的票,居然是卧铺的票。
而他和刘运山,则只是普通的硬座车票。
本来刘运山还想要直接跑到卧铺那边去陪着潘晓筠。
“刘叔,我昨天晚上没睡好,想要在卧铺那边趁这个时候好好休息一下呢。”潘晓筠委婉拒绝。
刘运山自讨没趣,只能会和姜东在硬座上面消耗时光。
硬座上人非常多,乱哄哄的,混杂着汗水味和不可名状的臭味。
姜东把包揣紧,这火车上小偷很多,如果稍不留神,就可能会丢失钱包。
不过,钱倒是其次,这包里面可是《亮剑》的后半部书稿,足足十一万字,要是丢了就完蛋了。
要是再写一份,姜东得把头给薅秃了。
不多时便有小推车过来了,“瓜子,花生,饮料啦,有没有要买的?”
“鸡腿,鸭腿,猪蹄子,有没有要吃的?”
“路上闲得无聊,也有报纸打发时间!有没有要看的?”
小推车上面应有尽有,足足摆了四层。
刘运山拿出两毛钱,“报纸给我来一份。”
这种报纸不是什么日报、晚报类型的新闻报。
而是专门的小故事报,整张报是由一块块非常小的豆腐块组成,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小的几乎要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