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柳南松专门从自己家里面带来的一瓶五粮液。
“一直不舍得喝,今天这个饭局重要,也必须得下血本儿了。”柳南松说道。
“姜东,这次可不能跟上次一样啦,上次喝醉了一回,这次可不能了!”张唐风说道。
姜东想到上一次的事情,胃里不由难受。
但是刚才已经听孙亚梅说了,这一次请来的都是重要人物。而自己等会儿还要一个个给他们敬酒。
“张主编放心,今天我一定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来!”
张唐风哈哈大笑,“行了,今天晚上来的那些人都是好酒量,你今天晚上估计又得趴着回去了。”
“都是文化人、作家,应该也不讲这套人情世故吧。”在路上,姜东低声对孙亚梅问道。
孙亚梅摇头,苦笑道:“姜东,对于文学圈,你还是也不要太天真。”
得,只要能让自己的书卖得好,喝酒也豁出去了。
陆陆续续有几个人来了,姜东都一一跟他们打过招呼。
“哎呀,这就是咱们市里面新露头的青年作家呀,想不到这么年轻呀。真是一表人才!”第一个来的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
如果是在马路上见到此人,姜东一定不会以为他也是个作家。
这人名叫郁逸峰,知青返乡之后,便发表了五篇小说,他的这些小说因为都是偏向伤痕类的,故而在南城市有“小刘新武”之称。
在来之前,孙亚梅已经先跟姜东介绍过了此人的情况。
握手的时候,姜东便对他极力夸赞。“郁先生,久仰!你的作品我读过,是你笔下的文字就像是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确剖析着人性和亲情的种种过往和伤痕。”
“你对细节的拿捏堪称绝妙,《卖报的小子》那本书里面,您对于老旧街巷、褪色标语、人们惶恐又迷茫的眼神描绘入木三分,历史的沧桑感力透纸背。”
这些奉承话,姜东在来的路上还专门想了一下。《卖报的小子》是郁逸峰的成名作品,夸赞他写的这部作品好一定没错。
“哈哈,你们这些年轻人,对于历史、人生的体会,可没有我们老一辈来的深刻。”
“那是那是!”
姜东点头称是,心里却想着:“重活一世,对于人生的体会,应该不会有人比自己更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