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夫人慈祥的看了不知世事的孙女,这也算给她提个醒吧,“云丫头知道了她吴姨母日子不好过后就每月送点银子和东西过去,说是这几年她拿吴姨母给的银子做生意赚的,每月送去的银子和东西都是分红。几个孩子都出息,她的老大去年考了秀才,成绩很是不错。”
崔莹莹很有眼色的倒了热茶端给祖母,老夫人欣慰的接过来喝了两口接着讲,“人活在世上就难,特别是女子更是艰难,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婆家家风好,相公人品也差不到那里,如果家风不好,男人再好小娘子们都不能嫁。”
崔莹莹听完祖母的话,连连点头,很是感触道:“原来云姐姐是这样的云姐姐。”
“是呀,小小年龄就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比她娘亲看的开,王氏让她搬院子又要打发走她身边的人,她顺势而为搬到偏院,也顺便看清了身边的人哪些可用,不可用的打发走,可用的送到庄子上、铺子里。虽然商人的地位低,可是莹丫头呀,我们世家女子不重利,但是也不能不通庶务,你前段时间用云锦做的衣裙,那云锦180两银子一匹。再说说你祖父的那盆墨兰十八学士,是你祖父用了800两银子买的,这些雅的爱好是拿那俗物买来的。”
老夫人苦口婆心这一顿说,说完看着孙女连连点头,就放下心来,她可是见过一边觉得提阿堵物俗,好像提一下都降低了她们的格调,但是看到别人漂亮的首饰衣服眼都移不开。
崔莹莹恭恭敬敬站起来,慎重道:“祖母你放心,孙女明白,圣人不都说了穷得没钱了就先管好自己,等有钱了就可以兼济天下之人。”
老夫人听了自家孙女把圣人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理解,狠狠点了点她的额头道:“让你祖父知道你这样解释圣人言,非罚你不可。”
崔莹莹忙上前抱住祖母胳膊道:“孙女记得祖父说过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你呀你呀!”
“祖母,您不觉得我那样理解也对吗?一个人如果吃饭的银子都没有了,他每天所想都是不让家人饿死,他哪里还有时间想别的,理想也好壮志也罢都离不开银子。孙女读史每一个开国君主起兵时都要招兵买马,如果他没有银子怎么做这一切......”
崔莹莹背对着屋门,说的兴奋起来都没有听到祖父进门的脚步声,也没有看到祖母一脸同情的看着她。
崔宝儿跟在祖父身后进得门来就听到妹妹大言不惭的说着她的理解,本想提醒下妹妹,可是祖父如同长了后眼一般回头瞪了他一眼,死道友不死贫道,妹妹她自求多福吧。
崔莹莹说得开心的后果就是祖父让她从明天每天多写五张大字。
晚上老俩口睡下,老夫人睡不着,心中如同在烙饼,她在反思是不是她的教育出现问题了。
老先生听着老婆子的叹息声,拍了拍她道:“你的教育没有问题,百家争鸣才有了儒、法、道、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各位圣人着书立说,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百花齐放。我们不怕孩子有想法,我们怕她们没有想法,人云亦云。在我们这样家族成长起来的孩子,有我们在旁边看着,她就不会长歪。”
老夫人披着被子坐了起来道:“老头子,你说她说错了,可是也不是没理。中庸之道处世态度会让孩子们走得顺利一点,可是过早的让她们这样行事,就又少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锐气。”
老先生把老夫人拉下来躺好,帮着把被盖好道:“你想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心尽到就可以了,睡吧睡吧,睡不好小心你明天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