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李凝雪伏案而坐,连续三日都在看奏折。眉头紧蹙,时而停下沉思,时而奋笔疾书。
老太监站在一旁,看着李凝雪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不禁泛起涟漪。他轻声提醒:陛下,您已经连续看了三天奏折,是否该休息片刻?
李凝雪抬起头,疲惫地笑了笑道:朕,无碍。这些奏折可以让我更快的了解各地上奏的情况,不容怠慢。
她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这三天来,她终于领悟到了帝王之位的沉重。往日里,她只看到父皇威严的一面,如今亲身体会,才明白其中的艰辛。
父皇在位时,每日都是如此操劳吗?李凝雪喃喃自语。
老太监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就在此时,李公公快步走入御书房,躬身行礼:陛下,先皇的陪葬品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送入皇陵。
李凝雪闻言,缓缓站起身来。她整理了一下衣袍,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既然都已准备就绪,那就移驾皇陵吧。将父皇的遗体送入皇陵。
她刚迈出一步,突然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御书房内。李言单膝跪地,神情凝重道:陛下,这三日以来,无数陌生面孔涌入帝都,恐怕…
李凝雪的脸色骤然变得严肃。她沉吟片刻,果断下令:传朕口谕,命禁卫军统领李忠国加强防御。
李言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李凝雪转向老太监和李公公:父皇的葬礼不容有失。你们二人速去准备,朕随后便到。
两位老臣应声而退,留下李凝雪独自看着眼前的奏折。
皇陵位于帝都郊外的山脉之中,四周青松环绕,峭壁耸立。一队队身着素衣的禁卫军沿路列队,肃穆庄严。
李凝雪身着素白丧服,头戴白纱,缓步走在队伍最前方。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眼睛里透着深深的哀思。
随行的大臣们低声议论,有人对这个年轻的女帝充满怀疑,有人则抱着观望的态度。李凝雪对此置若罔闻,她的全部心思都在即将下葬的父皇身上。
来到皇陵入口,李凝雪停下脚步。她转身面对众人,声音清亮而坚定:诸位爱卿,先皇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为大夏打下了稳固的根基。如今朕继承大统,定当继承先皇遗志,为大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