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蜀国为嘛会突然消失呢?学界有多种推断,比如洪水说,理由是在遗址附近发现了一层几十厘米厚的淤泥。”
“也有地震说,因为出土的文物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灼伤痕迹,很有可能地震将古蜀国摧毁,同时地震后引发了火灾。”
“还有战争说,当时巴国人用武力占据了古蜀国所在的平原,古蜀国人被消灭或者被驱逐。”
“但是,二十年前又一重大证据出现在世人眼前。天府成都郊区一处的工地上,挖掘机挖出了不少石人、玉人、铜人、玉镯等古器物。”
“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古器物与之前西川平原上出土的文物实在是太像了,因此种种迹象表明,古蜀国并没有消失,只是后来发生了迁徙。”
对于这种观点,刘潜是基本赞同的:“按理说,水灾、火灾,甚至是局部地震,以及战争,都不至于一次性将整个文明覆灭,总会有一些幸存者,文明延续的可能是存在的。”
“对头,刚刚讲的仅仅某个阶段的历史,从整个西川来讲,历史是不间断的,文明也没有断过,只是不同时期占据主导的文明不一样罢了。”王凌头头是道地分析。
“所以,我们此行的首要目标是石达开藏宝,如果石达开藏宝找不到,就试着寻找西川境内的其他宝藏?”刘潜朝四周观望了一番,然后压低声音说。
王凌大拇指朝刘潜一竖,努着嘴轻声说:“我们虽然才认识不久,但是这默契程度却简直了。既然来了总要有所收获,这西川几千年的历史总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吧。”
说到正事,孙婕英也认真了起来:“话是这么说,千百年沧海桑田,历史太悠久的东西,连专家都无迹可寻。我们还是不要打那些千年以上东西的主意,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千年以内上。”
王凌点头如捣蒜,非常认同地说:“非常在理,所以我们头号目标还是不变,头号目标实在没有头绪再说。”
火浣县地方不大,但因为在它境内的紫达地,发生过两起重大的、结局截然不同的历史事件,因此在近现代史上名气很大。
紫达地依山傍水,老街仍保存着晚清至民国初年西川民居风貌。
圩镇街长大约300米,街道两旁为穿斗式檐廊或片石嵌木结构瓦屋面两层楼房。
檐廊在直线上,整齐划一,高低一致,体现了晚清时期西川民居街巷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