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留的人选敲定之后,他们30余人组成的队伍就浩浩荡荡进入了墓道口。
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的墓道还挺宽敞,约莫有5米宽、3高,都可以通行一架马车了。
两侧的墙壁和顶部表面都非常平整,当然这肯定是人工雕琢之后的结果,而且也比较干燥。
在他们眼前的墓道整体向下倾斜,不过坡度不大,目测应该不会超过20度,走起来相对比较平缓。
墓道之中非常安静,一行人不紧不慢地走在空旷的墓道之中,只听得见稍显杂乱的脚步声和细微的呼吸声。
在这种环境之下,周围越是安静,越容易让人感到心神不宁。
他们不停地走着,但是周围的景象却是一模一样,有一种原地打转的错觉。
不过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一直笔直往前走,没有拐弯什么的,理论上应该没有走重复的路。
过了几分钟之后,他们脚下的地面已经不再是向下倾斜的,而是变成了平地。
这时,秋红月打破沉寂,开口说:“看来我们已经走完了墓道,接下来要进入甬道了。”
根据以往经验,到了甬道也就意味着离墓室不远了。
想到马上就能见到蒙古帝王留下的巨宝,队伍中不少人内心已经蠢蠢欲动,连呼吸都更加急促了。
走在队伍前面的刘潜却心中有些隐隐不安,他觉得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果然,没走多远他们就遇到一个令人犯难的选择题,他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
从外观上来看,另外3个路口长得一模一样。
秋红月看着前方的路口,不免有些困惑:“我怎么觉着这个十字路口出现得有点奇怪,按理说如果是耳室或者侧室不应该出现在甬道中。”
“没错,它这样的设置的确有悖常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障眼法,3条路肯定是有1条是正确的,意味着我们要排除2条错误的路线。”王凌认真地观察了一番之后说道。
接着,王凌侧过身看向刘潜问答:“这3条路,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