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名师出高徒

鸿儒热情地邀请张大爷挑选几幅春联。张大爷高兴极了,选了一幅最喜欢的春联后,执意要留下几个鸡蛋当作报酬。

鸿儒推脱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想着这些鸡蛋正好可以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又给了老爷子几个福字。

张大爷拿着对联去村头,显摆了一下,有人买了的很后悔,这比他集上买的漂亮多了。不认字的看着也觉得写的好看。

村里人听说鸿儒家在写春联,都过来凑热闹,人越来越多。鸿儒很客气来得都送一个福字,不管在集上买没买的,多个福字谁也没拒绝。

静儿站在一旁,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心里有点发慌,担心会有人贪小便宜,不给钱就拿春联。释超也有些着急,他眼珠一转,拿着刚做好的价格表,故意问静儿:“这最大的春联在集上卖多少钱来着?一块五到两块吗?咱姥爷写的最少得3块吧?”

静儿赶紧插话,声音洪亮地说:“咱们村里人来买,价格肯定比集上便宜,”她的小脸蛋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但声音里却透着一股子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担当,让人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秋盈笑着说:“都是一个村的,不能收钱啊。”但村民们纷纷摇头,都说这是鸿儒一家辛苦劳作的成果,哪能白拿。都让释超说说价格,释超就介绍了起来 我哥哥 我们写的便宜, 我姥爷写的贵些,你们买一套送一个福字。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一笔账,往年让郭老爷写对子,不给点鸡蛋,就是给些肉,粮食啥的,但也会觉的欠了人情。这价格公开公道,给了钱两清也不欠人情了。

一位大妈走上前来,挑了一副中等大小的春联,掏出一块钱递给静儿,笑着说:“姑娘,这价钱公道,这春联写得多俊啊。真看不出哪个是释杰、释超写的。”

旁边一位村民接过话茬:“是啊,这俩孩子都是初中生,在过去可正儿八经的秀才了。这过年春联要贴上秀才写的春联,那也是沾沾才气。让我家孩子天天看着,这秀才的字,说不定他也能学得更好呢。”

静儿听了,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是啊,我哥哥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字写得确实不错,主要是我姥爷教的好,得了我姥爷真传了 肯定写的好,大家喜欢,我们也高兴。希望这些春联能给大家带来好运,也给孩子们带来好榜样。”

大妈点点头,满意地拿着春联回家了。其他村民也纷纷挑选起自己心仪的春联,按价付钱,院子里热闹非凡。

其他人见状,也开始挑选起自己心仪的春联,按价付钱。静儿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王大娘拍了拍静儿的肩膀,笑着说:“你们家的春联写得真好,字迹工整,寓意吉祥,我家以后年年都贴你们家的。”李大爷也点头称赞:“是啊,郭老师的字十里八乡都没这么好的,更别提咱们村了。”

张婶儿挑了一副“家和万事兴”的春联,笑眯眯地递给静儿两块钱,“姑娘,这副春联我要了,希望我家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万事顺心。”

赵大哥则选了一副“生意兴隆通四海”的春联,一边付钱一边说:“我开个小店,希望新的一年生意红红火火。”

没过多久,不少春联就被村民们选购一空。鸿儒在一旁看着,心里满是欣慰和感动,对村民们说:“谢谢大家的支持谁家还想要的,我和爸爸明天在家可以现场给你们写,也可以预定”

天色渐晚,村民们陆续散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盘点着今天的收获。虽然收入不算太多,但大家都很满足。静儿抱着装钱的盒子,眼睛亮晶晶的,数了好几遍 快一百了。那可和他们在集上喊了一上午,卖四包江米棍赚钱容易多了。

这还只是半下午的时间秋盈妈妈也为大家开心,郭老爷看着一家人都很满意,也笑得合不拢嘴,乐呵呵地说:“这春联生意做得好啊,不仅挣了钱,还让村里人都高兴,真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