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又一位贵族站了起来,他是贵族阿里斯托芬。他的身材略显肥胖,但眼神却十分犀利。“各位大人,我认为我们还应该考虑宗教因素。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而我们是基督教国家。我们可以利用宗教的力量,号召国内的民众和士兵为了信仰而战。我们可以在边境地区建立更多的教堂,派遣更多的牧师去鼓舞士气。”
“荒谬!”一位名叫菲利普的贵族大声反驳道,“战争是靠军事力量,而不是靠宗教的空谈。那些阿拉伯人也是为了他们的信仰而充满斗志,宗教只会让战争更加残酷,而不会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议事大厅里,贵族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互不相让。有的贵族甚至拍着桌子,涨红了脸,口水飞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桌子被拍得砰砰作响,仿佛是这场激烈争吵的鼓点。原本庄重而有序的会议在这一片混乱的争吵声中彻底失去了秩序,只剩下贵族们愤怒的吼声和激烈的辩论声在大厅里回荡。
贵族们继续争吵着,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妥协。在这场关于拜占庭命运的争论中,他们的骄傲、利益和对帝国未来的不同看法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议事大厅里激烈地进行着,而拜占庭的未来也在这争吵声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贵族赫拉克利特也加入了纷争,他清了清嗓子,试图让自己的声音盖过嘈杂的争吵声。“我们不能仅仅从军事和外交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经济方面的考量也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要派遣大军出征,那么军费从何而来?我们的财政状况虽然目前看似稳定,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将会使财政吃紧。”
他拿起桌上的一本账本,翻开其中几页,上面详细记录着帝国的各项收支。“我们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农业的收成每年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商业则依赖于稳定的贸易路线。一旦战争爆发,贸易路线可能会被切断,我们的商业收入将会锐减。手工业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部分军备,但要满足大规模战争的需求,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狄奥多西不耐烦地打断他,“那按照你的意思,我们就因为经济问题而坐以待毙吗?我们拜占庭帝国的荣耀和安全难道比不上金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赫拉克利特皱着眉头回应道,“我并不是这个意思,狄奥多西大人。我只是想提醒大家,在做出决策之前,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我们可以尝试增加税收,但这可能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或者我们可以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宫廷的奢华宴会和一些大型建筑项目,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军事防御中。”
另一位贵族欧几里得站了起来,他以擅长战略规划而闻名。“我们在讨论军事行动的时候,不能忽视地理因素。边境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沙漠和河流。阿拉伯人擅长在沙漠作战,他们的骑兵在沙漠中如鱼得水。我们如果要出兵,必须要找到适合我们军队作战的地形。”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指沿着边境的山脉和河流比划着。“这些山脉可以作为我们的天然屏障,我们可以在山上设置了望哨和防御工事。河流可以用来运输物资和军队,但同时也可能成为阿拉伯人突袭的通道。我们要对这些地理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出符合地形的战略。”
卢修斯点头表示赞同,“欧几里得大人说得对。我们还需要考虑后勤补给线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军队远离边境要塞作战,如何保证粮草和武器的供应?漫长的补给线很容易受到阿拉伯人的袭击,一旦补给线被切断,我们的军队就会陷入绝境。”
马库斯也不甘示弱,“那我们可以建立多个补给站,沿着补给线设置防御工事。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比如在边境地区开垦农田,饲养牲畜,这样可以减少对后方补给的依赖。”
随着争吵的继续,贵族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一些贵族开始分成不同的阵营,互相指责。
以狄奥多西为首的阵营坚持认为应该立即出兵,以显示拜占庭的强大和决心。他们认为拖延只会让阿拉伯人更加有恃无恐,而且拜占庭的士兵渴望战斗,他们的士气高昂,足以应对阿拉伯人的威胁。
而以卢修斯为首的阵营则强调谨慎行事,他们认为在没有充分了解敌人的情况下出兵是非常危险的。他们主张先巩固国内的防御,加强要塞建设,收集情报,然后再根据情况做出决策。
马库斯的阵营则继续倡导寻求外援,他们认为西方的王国虽然与拜占庭存在矛盾,但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可以暂时放下分歧,共同对抗阿拉伯人。
阿里斯托芬的阵营则强调宗教的力量,他们认为通过宗教的宣传和动员,可以让民众和士兵更加团结,为保卫信仰和帝国而战。
赫拉克利特的阵营则关注经济问题,他们担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会导致财政崩溃,主张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军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