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朵梨花压海棠

巴和蜀是古代四川境内的两个部族,也是西南地区的两个文明古国。这两个部族的国家是何时开始形成的呢?近年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出相当于商代早期的蜀国都城和相当于商代晚期的两个祭祀坑里,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从而证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之际,居于川西地区的蜀族,其早期国家已经形成。然而,居于川东地区的巴族,它的国家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学者至今认识差异颇大。有的认为,《山海经》载太白皋 的第三代孙后照称“巴人”,就是建成巴国的人;有的认为,西周初期,武王封宗姬于巴,此时巴族开始建立国家;有的认为,约在东周初期,巴族进入阶级社会,开始建立奴隶制王国;有的认为,巴人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上较蜀人落后,到战国时期秦灭巴蜀时,巴人才处在奴隶初期;还有的认为巴族在春秋战国时期,才从原始社会家长奴隶制阶段向封建化大道上过渡。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巴族的国家究竟形成于何时?笔者就此略呈管见,如有不妥,尚祈方家,以匡不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巴族的发源地在鄂西清江流域。巴族在战国晚期公元前316年被秦灭以前,它的活动区域,在川东、鄂西、汉水中游和贵州乌江流域一带。其东边,约在襄樊、荆门、松滋和宜都一带,与楚国接壤;西边以涪江流域、铜梁、泸州和宜宾一线与蜀国为邻;北边越过大巴山到汉水中游;南边到了贵州遵义一带。巴族活动于今川、鄂、陕、黔的部分地区。这样大的范围内,巴族活动的地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随着  时代的不 同和巴族势力强弱,而有所消长。

据文献记载,巴族最早活动在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汉书·南蛮传 》载: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目覃 氏(音审)、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 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禀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禀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禀君不许。盐神幕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禀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禀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禀君死,魂魂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这段记载系录自先秦文献《世本》”。

依此,巴族最早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其山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太平寰宇记·长阳县记》说:“武落山—名难留山,在县西北七十八里,本禀君所出处也”。又《水经注》载:亻艮(音恒)山县(故城在今湖北长阳县西80里)附近有石穴,相传即禀君掷剑处。夷水又名盐水,即今湖北清江。《水经注》又说:“夷水,即亻艮 山清江了,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昔禀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扞关而王巴。”务相被其他四个部落推举为禀君以后,成为巴族“五姓”组成的部落联盟的联盟长。这时,可能尚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此后,禀君带着巴族向西发展,沿着清江溯流而上,到达盐阳(今湖北恩施东),在那里征服了一个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以“盐水女神”为首领的部族,为了建立部族奴役的统治机构,禀君于是“君乎夷城”,建立国家,夷城在今湖北恩施县。夷城是巴族早期国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后来,巴族继续西进,经过郁水到乌江,在乌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枳(今四川涪陵),把都城迁到那里。据《华阳国志》载:“巴子时,虽都江州(今重庆巴县冬笋坝),或治垫江(今合川),或治平都(今丰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可见江州是周武王封巴子时巴国的都城,垫江、平都、阆中,曾在周代先后作过都城,而先王陵墓多在的“枳”,当是巴国在西周以前的都城。《左传》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杜注“宗庙所在虽邑曰都,尊之也”。枳,既然是巴国国君的先王宗庙陵墓所在之地,那里应当是巴国早期的都城之一。巴族的枳与江州,犹如周人的宗周与成周;秦人的雍与咸阳。宗周是周人先王宗宙所在之地,作为国都它早于成周;雍是秦人宗庙所在之地。作为巴国的都城,应早于江州,更早于平都、垫江和阆中。从巴国建都地点的先后次序看,笔者认为巴族是从东向西迁,然后从南向北发展的。

中文“巫”是姓氏亦是职业。《风俗通义》言:“巫氏,凡氏于事,巫付、匠、陶也。”

“巫”这个姓氏源于“巫”一职,即作为天地鬼神与人交通的媒介者。

《说文解字》释巫云:“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觋,能齐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国语·楚语》载:“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由于早期巫师掌握知识并解决民间的困难,因此地位崇高,陈梦家依《周礼》的分类,将卜辞所见殷人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只、人鬼三类。(天神包括上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雪;地只有社、四方、四戈、四巫、山川;人鬼有先王、先公、先妣、诸子、诸母、旧臣)。意即巫本身即属巫术信仰被尊崇拜信奉的神只之一。

巫术来自于舜帝部落,传说,舜帝的时候,为了给老百姓生产食盐,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舜就让他的一个儿子到巫咸国做了酋长,咸即善于煮卤土为盐而得名。巫咸国的人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龙,地处大荒之中,它与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称作十巫。巫咸国在安邑城南,传说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经巫咸山北。巫咸山在安邑县南。

小主,

山西运城的潞盐历史在上古时期已有。运城之“潞”名,最早称“卤”即产盐的“卤土”,后来因为音同,篡作“潞”。“潞”今作运城,地在古安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