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在工体的表演

让大家都尝试当歌手,并不是一时兴起的想法,而是思考了好久的选择。

在那个年代,歌手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当时的歌手流动性也很大。虽然可以签订合同来约束,但对方一旦跑了,你也没有太多办法,打官司?在当时绝对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公司要壮大,必然需要很多歌手,但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的话,到外面招,就不如自己培养了。

给大家画了当歌手这样一个大饼之后,赵海生把具体的事情交给了钟珊珊落实。比如年后开始培训这类事情,然后就和穆洋她们一起,准备在工体的表演。

虽然穆洋和汪风每人只唱一首歌,但两个人都准备了两首。根据张大刚了解来的情况,当时歌手唱歌时间并没有严格约束,只要在比赛开场前结束就行。毕竟连职业联赛都还没有摸索出来呢,商业表演也都正在摸石头的阶段,甚至还没有下河。

不过吴欣欣都已经准备在报刊上来一次宣传了,已经约好了好几个记者到现场来采访加拍摄,为了起到现场宣传效果,吴欣欣还在前一天的晚报上发了一个简单的消息:当红歌手穆洋——歌曲《童年》的演唱者——明晚将会在工体献唱,为了激励八一队和国家二队的比赛热情……,很明显,吴欣欣不太看好这样一场比赛的热度,显然是怕冷了场。

赵海生一行人早早就到了工体,甚至还去熟悉了一下场地。在场地上练习了一会之后,才放心下来四处看看。

当时的工体明显还比较简陋。赵海生的脑海里,宿慧是这样吐槽的,看来以后的工体会建设得更加壮美吧。站在看台顶端,赵海生能看到场馆外的马路。

距离比赛还有一个半小时,距离表演倒只有不到一个小时了。赵海生看到场馆外的马路上迎来了一波波自行车人潮,原来这个时间段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是自行车啊!然后人流就慢慢流入了工体。

随着人流的持续涌入,赵海生判断最终上座率还是很不错的。不知道晚报上的消息是不是起到了宣传作用,因为很明显来了不少拖家带口的。这是全家欢的节奏啊!这是一个好兆头。

正在感慨的时候,王朗跑过来招呼。“海生哥,快来,好多人要见你们主演人员。估计都是大有来头的。”

赵海生走下看台,来到场地后的休息室。看到不少人正在和穆洋和汪风交谈,看到赵海生过来了之后,穆洋马上拉着赵海生介绍:“大家好,这就是我们的主创赵海生,海生,这位是咱们的棋圣啊,你肯定在报纸上见过。”

赵海生当然见过,棋圣本人是一个资深球迷,赵海生倒是不知道,不过棋圣很谦恭地陪着其他人,赵海生猜测这绝对是一个大人物。不过赵海生和大家一样,都被棋圣本人迷住了。倒是这个大人物主动打招呼,还问起了歌曲的事情。

“这些歌都是你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