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纸?清朝?之前那个纳兰性德的朝代吗?”朱棣微微皱起眉。
前面可没有这个什么“清”的朝代,那就只能往后了。虽然他知道朝代的更迭不可避免,哪怕如秦始皇想要传至万代也不过二世而亡,汉朝够久了吧,中原大地也终究被司马家夺了去,但真的知道明朝有一天会完蛋,那种复杂的心理还是难以言表的。
朱高炽没有对他父皇复杂的心思发表什么言论,擅自揣摩圣上心思并不是什么好事,而是另起了一个话头:“这玉扣纸虽产于清代,却也是造纸术发展后的成果,就如同咱们现在看到的许多新奇之物一样。”
“说不定按着天女的说法,努努力,咱们也能研究出来呢!”
朱棣看了眼自己的长子。有时候,他对自己的长子很满意,但有时候,又会觉得他对自己征伐的进谏让自己不满。
他听着朱高炽的话,也没有说自己在想些什么,而是微一颔首,说道:“这也确实是个方法,有空可以试试。”
像这样的事情,吩咐下去自然就有人去做,自然不需要他们多做些什么。
朱高炽见朱棣点头,便接着道:“儿臣觉得这天女介绍的诸多奇妙知识,不仅限于造纸之术。若能将其一一钻研透彻,我大明必定更加繁荣昌盛。”
她话中和背景中出现的各式新奇之物,总有能用上的。
旁边的朱高煦看了眼太子,掩下眼中的不满:“皇兄,你这不是废话吗?能被天女介绍的,都是重要的东西,哪怕是前面的诗词,其中透露的,也都还挺有意思的。”
兄弟两个暗地里针锋相对,朱棣拳头紧握看着天幕,当下的思绪却是已经飘到了岳飞身上。若是他也能得到像岳飞那样详细的介绍,对大明的发展未必没有好处。反正外族是看不到天幕的,有了信息的提前告知,对边防岂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他对自己有信心能够发展好明朝,但还是有些担忧后人会如何看待。
【玉扣纸用于印书,始于宋代。明朝四堡版印书籍,有发行半天下之誉。除全国性书籍经史读物外。汀郡地方志书、名人着作,均借以印行。如李元仲《寒支集》,杨澜《临汀汇考》,郝凤升《九龙诗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