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首站顺利 声东击西

可能是上天眷顾赵风这个穿越者,邓茂的视线真的就被吸引在涿县跟良乡之间,虽然南面长乡的浮桥同样也被拆除了,但是邓茂并没有在这里多做防护。

无奈之下杨嗣业只有在长乡打造渡船过河,还好长乡这一段的圣水河河面并不太宽,而且这里邓茂并没有派多少黄巾进行监视。

李嗣业花了三天时间打造了十几条渡船,这么短的时间打造出来的也就是真正的渡船,一次一船也只能渡过十几人过河。

但是十几条船一次也可以过河一百多人,这四千多陌刀兵前前后后就要四十来次才能全部渡过去。

渡船打造好的第二天,李嗣业就率军开始渡河,还好一切顺利,李嗣业在长乡的动作并没有引起河对面黄巾的注意,所以他麾下的陌刀兵全部安全的渡过圣水河。

李嗣业过河之后,当即就率领陌刀兵径直朝方城县而去,方城县也只有几千黄巾军,青壮也只有一两千人,对于普通的郡兵还可以抵挡一下,面对精锐的陌刀兵自然不是其对手。

李嗣业率领的陌刀兵轻易的就将方城县攻下,黄巾哪里见过陌刀兵这么悍不畏死的士兵,城中的黄巾军也只是稍微抵抗就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当李嗣业成功渡河的那一刻,也就预示着邓茂的拆桥计划宣布破产,同时涿县的邓茂也收到消息,知道方城县已经失守。

无奈之下邓茂准备据城而守,广阳黄巾被消灭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到涿郡,邓茂也知道赵风他们的厉害,所以并不敢出城主动迎战。

既然邓茂选择据城而守,那么阻挡赵风他们搭建浮桥的人也自然撤去,既然没人阻挡,赵风他们花了几天时间终于将浮桥又搭建好。

李嗣业在方城县休整一日就继续北上,花了两日就抵达涿县城外,发现涿县城门已经紧闭。

既然涿县城门紧闭,李嗣业也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带兵来到圣水河边接应赵风他们过河。

李嗣业率军赶到河边时,赵风他们的浮桥也刚好搭好,双方汇合之后就一起来到涿县城外。

涿县虽然有几万的黄巾,但是可战之兵只有一两万,而且邓茂可是知道赵风的厉害,根本就不敢主动出城迎战。

赵风来到蓟县城外,看着蓟县紧闭的城门,不由想起两年前来到蓟县的场景。

当时赵风还是白身一个,率领着赵家庄的几十个青壮一起北上幽州,就是在这蓟县城中寻找到张飞跟关羽,最后四人结为异姓兄弟,这才有了自己现在的成就,这里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