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做样子也得做全套,不然也实在是太假了一点,不说别人,就连他们自己也难以相信。
当然州牧府搭建起来之后,一应大小事务,还得荀彧来处理,毕竟赵风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海棠书屋
为此卢植在回去的时候,还在赵风这里顺走了不少的书籍,当然是纸质的书籍,为的就是回去之后没事做可以教教他那才一岁多的儿子卢毓。
这次跟着卢植一起去的还有郑玄的独子郑益,他去蓟县的原因就是为了其他郡书院的事,现在乐浪郡的百川书院已经走上正轨,赵风也打算开始建立百川书院的分院。
当然这些分院是次一级的书院,其实这些分院的主要目的就是启蒙作用。
百川书院就像后世的大学,而这些分院就像后世小学到高中,主要作用就是启蒙跟进阶之用,赵风的打算就是建立一套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总不能让蔡邕跟郑玄这样的名士,去教导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吧,那不是太大材小用了一点。
当然这些分院不可能还是全部免费,学子还是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用以维持这些书院的正常运行,毕竟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而且就算是后世也没有做到完全的免费教育,现在的赵风又哪里来的勇气搞免费教育。
当然缴纳的费用只用维持书院的正常开支就可以,赵风也没指望在这上面赚钱,就算是普通家庭都是可以负担得起的。
至于百川书院这里算是特例,这就像后世的军校一样,是专门为赵风麾下培养人才的地方,赵风肯定得照顾一点。
当然想要进入这里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后想要进入百川书院是需要考核的,所以这算是科举的雏形。
赵风一直花了三天的时间,总算是将三字经的大概给整理出来,当然不可能照搬,毕竟有些东西不符合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是需要进行修改的。
赵风将三字经的大概弄出来后,就将它交给蔡邕他们继续捣鼓,他自己则是继续闭关整理千字文的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