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箫怀瑾跑去靖安侯府,打伤云璃的事情,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超过一半的朝臣,都弹劾箫怀瑾忘恩负义、殴打发妻。
箫祁渊龙颜大怒,命箫怀瑾跪在皇家历代先祖的牌位前,静思己过。
“众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礼部尚书赵文镜抱着笏板站了出来:“微臣有事启奏,陛下登基整整十年了,一直后宫空虚。”
“是时候替陛下选妃,充盈后宫了。”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安静如鸡。
每次有人劝谏陛下纳妃,都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陛下继位之初,以给先帝守孝为由,拒绝纳妃。
之后的几年,又以边疆动荡、民不聊生为由,要求六部官员缩减开支、不再选秀。
百官又劝谏陛下,国事是永远忙不完的,为皇室开枝散叶要紧。
每到此时,箫祁渊都会面色沉重道:
“朕受天下百姓供奉,如今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朕岂能耽于儿女私情?”
甚至大骂那些劝他选妃的官员,当官不想着为民做主,只惦记儿女情长、不配为官。
十年来,箫祁渊都不近女色,就连勤政殿伺候的宫女,都换成了太监,明令禁止任何女子靠近他。
有几个姿容秀丽的宫女,想攀附权势,勾引箫祁渊,被他下令当场杖毙。
宫中传言说,箫祁渊有龙阳之好,所以迟迟不肯选妃。
渐渐的,劝说箫祁渊纳妃的人越来越少。
但是,身为礼部尚书,自当遵循礼法,规劝陛下,早日选妃,好延绵国祚。
这次劝谏,赵文镜只是象征性的走个过场。省得太后娘娘骂他身为礼部尚书,却不懂得劝谏陛下广纳后宫、延绵子嗣。
不止赵文镜,满朝文武都以为,这次劝陛下选秀,又会不了了之。
然而——
高坐于龙椅之上的箫祁渊,淡淡的吐出两个字:
“准奏。”
什么???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陛下居然同意选妃了?
不少官员的目光,落在严公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