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霄心疼地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哄小孩子一样哄着她:“别气坏了身子,气坏了我可心疼。咱们做这些事,是为了村子的发展,为了帮助大家,又不是为了让她认可。只要村民们能过上好日子,咱们的努力就没白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村子里因为张霄治病的事情议论纷纷的时候,村里的胡蜂养殖基地突然来了个不速之客。此人自称是南方地区赫赫有名的“养蜂大师”王强。只见他穿着一身看似专业的养蜂服,头戴防护帽,手里还拿着一个精致的蜂箱工具,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养殖基地。
他一进来,就开始四处转悠,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满脸的傲慢与不屑:“你们这养殖方法可不行啊,一看就不专业。就你们这样养,产量怎么可能上得去?这不是瞎胡闹嘛。”
张霄听到动静后,赶忙来到养殖基地。他皱了皱眉头,虽然心中对王强的态度有些不满,但还是礼貌地回应道:“王师傅,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有自己的一套养殖方法。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胡蜂的繁殖和蜂蜜的产量都挺稳定的。”
王强却不屑地冷笑一声,他微微仰起头,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就你们这小打小闹的,能有什么好方法?我可是在养蜂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你们要是肯虚心跟我学,我倒是可以考虑教教你们,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养蜂技术。”
这时,刘悦也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王强,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她不卑不亢地说道:“王师傅,我们非常尊重您的经验。但每个地方的气候、环境都有所不同,养殖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就是为了找到最适合我们村子的养殖方式。”
王强被刘悦怼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恼羞成怒,正想发作。就在这时,一只葫芦蜂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敌意,“嗡嗡”地飞了过来,在他头顶盘旋。王强吓得脸色惨白,平日里的傲慢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手忙脚乱地挥舞着手臂,试图赶走葫芦蜂,嘴里还大声叫嚷着:“走开,走开!”
然而,他这慌乱的举动却不小心激怒了葫芦蜂。只见葫芦蜂猛地一振翅膀,以极快的速度冲了下来,狠狠地蜇了王强一口。
“啊!”王强疼得惨叫一声,整个人差点跳了起来。他的脸上迅速肿起了一个大包,看上去滑稽极了。
张霄见状,立刻上前。他运用自己对胡蜂习性的深入了解,不慌不忙地从旁边的花丛中摘下一片叶子,轻轻挥舞着,嘴里还发出轻柔的声音,仿佛在和胡蜂交流。神奇的是,原本躁动的胡蜂竟然渐渐安静下来,不再攻击王强。
随后,张霄仔细地为王强处理伤口。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他自制的草药膏。他小心翼翼地将药膏涂抹在王强的伤口上,一边涂抹一边说道:“胡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你刚才的举动可能让它感觉到了威胁。”
“你……你怎么做到的?”王强又惊又疑地看着张霄,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被他刚才还看不起的年轻人,怎么会对胡蜂有如此神奇的掌控能力。
张霄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我和这些胡蜂打交道的时间久了,了解它们的习性。只要掌握了方法,和它们和谐相处并不难。”
王强听后,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低下头,不敢直视张霄和刘悦的眼睛。之前的傲慢与不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佩与尴尬。
与此同时,刘悦在村里的旅游项目策划上,也遇到了不小的难题。随着旅游项目的逐步推进,村里部分村民对旅游项目的收益分配产生了疑虑。他们担心自己在这个项目中得不到应有的实惠,甚至有人提出要退出项目,这让旅游项目的进展陷入了僵局。
刘悦深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整个村子的发展。于是,她决定挨家挨户地走访,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收益分配的方案。
她首先来到了村里的张大伯家。张大伯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看到刘悦来了,眉头微微皱起,脸上写满了担忧:“刘悦啊,这旅游项目看着是挺好的,能给村子带来不少人气。可真能给我们这些普通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吗?我们可不想忙活了半天,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悦微笑着坐在张大伯身边,耐心地说道:“张大伯,您放心。我们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划,收益分配方案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对公平合理。旅游项目发展起来后,不仅能增加大家的收入,还能带动村子的各项产业发展,这是为了咱们村子的长远发展考虑啊。”
张大伯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脸上依然带着一丝犹豫:“话是这么说,可我还是有点不放心。”
刘悦继续说道:“张大伯,您看咱们村子之前穷,大家生活都不容易。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我们一起努力,肯定能过上好日子。而且,您要是有什么建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