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两弟弟也有些觉得冷,一行人便准备走回去,这会儿回去刚好能赶上晚饭时间。
“大胜哥,你怎么来了?早上我瞧见你没在村口等着啊”
“雪停了,下午过来拉回去的客”
一贯的惜字如金。
“好勒,晓得了”
“走大哥,买东西去。”
有了牛车就可以囤些米面粮油了,刘恒辰也是不耽误,刚才逛街也就买了些小玩意儿,和一些轻便的东西。肉家里虽说还有些,但也要再买点备着。
这里的温度非常低,在南方城市呆惯了的刘恒辰也是头一次在这么冷的地方过冬。
不过也有好处,那就是肉放到院子里拿篮子和油纸包着就等于放冷冻柜了
他顺道还买了俩小碳炉,还有口小铁锅,准备再冷一些就做锅子,俩碳炉一个拿来煮锅子,一个拿来温茶。
也是看到酒楼有人在这么吃,他才有这个念头。
不过这边都是清汤羊肉,或是牛肉,倒没有现代火锅那么多种多样。他老家的做法也是炖上羊肉牛肉和胡萝卜,然后再架到餐桌上,涮一些叶菜和豆腐啥的。
他那里一顿火锅可以吃上三四天,每次吃的时候添水加盐,直到吃腻了或是汤汁全部拿来泡饭为止。
和如今风靡的涮肉类型很不一样。
东西买完,摆到板车上,也是瞧见了张婶子在这儿,下雪之后他们便没有多走动了。好巧在这儿碰见,婶子旁边坐了个少年,看岁数好像和自己大哥差不多。
“张婶,你这是来干啥的啊” 熟悉的人刘恒辰倒是不怕社交,知道性子也能应对,再加上他有时候会逼自己和外人说话,免得自己性格变得太孤僻脱节。
张婶便是好说话的那种。
“刚没瞧见你们,我来买些猪油和炭,这天太冷了家里没这炭可不行。你们几个怎的也出来了。”
“我们也是来买些米面粮油的,这不今天刚好雪停了又是初二么”
李鸿武对外人有些不爱吭声,虽说都是照顾过他们的婶娘,他却显得没有刘恒辰那么爱唠嗑。平日遇到婶娘叔伯些来串门,也都是刘恒辰来待客的。
同龄的村里的弟兄伙儿们来找他,他反倒挺开朗的。
“是得多买些,家里可还缺什么?米买够了没,菜若是买不到尽管去婶娘那里拿。”
“哎呀婶娘!我家种了菜的,也有十来颗大白菜风干了收起来的,不缺的,都说好多遍啦,倒是我先前给婶娘的药婶娘吃了可感觉好些?这冬天手脚还冰吗”
刘恒辰最头疼的就是这些婶娘太过于热情,稍微聊几句就要塞东西给他,说过一万次不缺不缺还是觉得他们家好像揭不开锅一样。
但能咋办,人是好心的,只能应付着。
“你不说我都忘了,我可得好好儿谢谢你这娃娃,生了我家老二就落下病根,迟迟好不了,又怕看大夫花钱,吃了你这药现下也是身上暖和的很。”
“那便好啦,等明年开春我再给婶娘拿些夏时吃的,可以缓缓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