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十四)

一曲毕,台上的女人微微弯腰,头顶的金银玉饰摇晃——大抵是她身姿曼妙,这样轻微的碰撞声也给这一曲做了最后的收尾般悦耳。

她抱了琴在其他姑娘的拥簇中退下,台下的人则重新又聊起来,此刻已是酒酣之时,空气中都带了醉意。

“兄弟,要不说还是这京城好呢?咱们那边可没这条件。”

双颊通红的男子举着酒杯,双眼迷离,说出口的话倒像是喃喃自语。

“大人说笑了。”

在他的对面男子的瞧着年轻,头戴青冠,面容俊秀,听了他的话倒是笑起来。

“大人常年在与绥月国交接的土地上,见识应当比我等不曾出过京城的人多得多。”

他这一番话很好取悦了微醺的官员,脸上顿时挂上了笑容。

这刚认识的小伙子还挺上道的嘛。

他随意打量了眼前这位风度翩翩的青冠公子,看着倒是温润如玉,高洁得很……不过嘛……他哼笑一声,能到这样的地方寻欢作乐,又是哪门子的高洁之士?

只怕是想要附庸风雅,又舍弃不了欢愉的贵家子弟罢了。

不过也亏得他钱多,才请得来这碧水间的头牌一曲。

眼前的酒杯又被填满,他一边喝着酒一边挥手道:“谬赞了,不过了解一二。要我说那绥月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此话怎讲?”

“我看了那么多年能不知道?不过一些野蛮之人,恐怕连稻米都没见过吧。”他越说越带劲,“那样的土地,长不出什么好东西,连开口要钱也不过才敢要三万两。”

绥月国?

江箫垂眸思索。

她当然知道这个邻国,面积不大,三面靠海,一面与大周接壤,武力方面也没有北齐高。

此人应当是绥月与大周接壤地区——辰安的知府。这段时间各地的知府都得来京城,没想到居然会在这样的地方碰到……

倒是机灵,知道官员不便去青楼,选了碧水间这样一个灰色边缘的地方。

宁夫子曾经讲过一些绥月的地理风情,不过都是道听途说,了解仅限于书本和他人的描述。如果可以的话,江箫也挺好奇这个地方的。

不如说她好奇的是这个时代的各个地方,这几年都在京城再也没出去过,

“你,再上点酒!”

江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