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和李哲两个人都不打算分家,房子就建在老屋的东西两侧,这样等到父母走了以后,他们两家只需要在中间隔出来一道篱笆墙,就算是分家了。
至于李海,他和老妈她们商量过,他是要分出去的,但就在前后院盖房子,到时候还能相互照应。
老妈她知道李海是一个有本事的,他们不会想着把李海困在家里,一直为家里赚钱,反正就算他出去了,他也不会不管家里的。
乔婉怡在这个年代,应该算得上是思想特别超前的人了,她是一心为了这个家,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孩子们在做打算。
李海想到前世李哲的孩子们想要离开山村回到城里,李哲不同意,是老太太拿着拐杖把李哲揍了一顿,这才放孩子们离开的。
李勇和李哲两个人都盖老少房,就是一进门是厨房,厨房后面有一个小房间,东侧或者西侧有一个大屋。
这样的房子有一个好处就是等孩子大了,可以大人和孩子分开住,互不打扰,比李海他们现在住的这个房子要好很多。
这是李海提出来的,现在流行的依旧是大通铺,最多中间加一堵墙,依旧很不方便。
两个房子都是50厚的墙壁,差不多要打出来五万的土坯来,只靠他们一家人,估计得打一年,即便是有关系不错的村民愿意来帮忙,也要差不多半年的时间。
李海直接选择了钞能力,请村子里面的人来帮忙,20个土坯一分钱,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打出来600个土坯,赚3毛钱,差不多购买一尺布了。
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来干活,稍微晚了一点就捞不到位置了。
既然土坯已经开始弄了,地基自然也要忍挖,来了没有抢到活的人就帮忙挖地基,李海也给他们算工钱。
就这样,原本要一年才能够完成的活,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