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松转过身,目光投向手下的生产处处长沈东春。只见沈东春安静地坐在那里,神色平静,丝毫没有争功邀宠的急切模样。这一幕,让李铁松内心既有所触动,又满是欣赏。以往,他还从未如此郑重其事地向他人介绍过手下的普通干部 。
他看向马思俊,诚恳地说道:“马老板,你年轻有为,以后可得多和我们这位生产处处长沈东春交流。实不相瞒,这次我们能彻底转变生产经营战略,全靠广开言路。我这个老厂长,思想难免有些守旧,还是多亏了大家。咱们真心实意地合作,这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
沈东春听后,对着马思俊温和地微微一笑。马思俊见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所发生的这一切,背后的关键人物竟是眼前这位年轻的生产处处长。马思俊不得不承认,眼前的沈东春,气质与旁人截然不同。四十多岁,正值干事业的黄金时期,担任大型工厂的生产处处长,已然是相当不错的成就。但马思俊敏锐地察觉到,沈东春比他此前见过的所有人都更具开拓精神,整个人透着一股别样的睿智。马思俊心想,要是能把这个人招致麾下,携手共事,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即便不能如此,让他负责整个发动机的生产经营以及技术改造,也绝对能让人放心。
马思俊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开口说道:“李厂长、赵厂长、沈处长,哈尔滨龙江机械厂在整个黑川省的机械加工领域,那可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过去,贵厂生产重型军工产品,十几年前又涉足汽车生产,龙江汽车作为国产汽车的重要品牌,也曾风光无限,风靡一时。如今,我们圣东方能有幸踏入这个行业,对我这个年轻人来说,实在是莫大的荣幸。我由衷地希望能与在座的各位精英携手合作,不仅要把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质量和销售业绩推向新的高度,在未来的合作中,我也愿意为整车的发展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沈东春走上前去,握住马思俊的手,真诚地说道:“马老板,咱们之前见过几次面,从那时起,我就对你满怀好感与赞赏。你可不是一般的年轻人,我起码比你大上十岁,但从你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人少有的沉稳与远见。”马思俊刚想打断沈东春,沈东春却摆了摆手,说道:“马老板,你先听我讲。咱们龙江厂确实是省里制造业的大厂,可不得不承认,当下整个东北的生产制造行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与萎缩,即便从国家层面来看,对我们的前景也不太乐观,想要融到资金,难如登天。”
“但恰恰相反,咱们省的私营制造行业倒是发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不少实力不凡的企业和出色的老板。相比之下,你们在资金筹集方面,反而比我们容易许多。基于这样的状况,把发动机生产线转让给你们,实在是无奈之举,却也是大势所趋。”
“不过,要是仅仅转让生产线,你们接手后自行生产,我们就完全置身事外,这怎么看都不正常,也绝非一个真正想干事的人该有的态度 。今天我这话可能说得不是时候,但既然李厂长都这么讲了,我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一旁的李铁松态度诚恳:“沈处长,我可是头一回听你说出这么有远见的话。以前咋就不说呢?是不是有点保守啦?年轻人啊,就得思路开阔,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做事要有冲劲。今天你还有啥想法,尽管一股脑儿都倒出来。今天咱们两个厂的主要领导聚在这儿,可不单单是简单聚聚,更重要的是要一起探讨共同发展的大计。虽说咱们龙江厂日子比北方工具厂好过些,就因为有龙江牌汽车撑着,可现在这龙江牌汽车的市场形势,实在是严峻得很呐。”
李铁松目光扫视众人,今天他彻底放下架子,坦诚直言。毕竟身为一厂之长,要是连自家工厂的形势都摸不透,那可就真是个糊涂虫了。如今他愈发觉得,马思俊绝非一般的私营企业老板,这人眼界高、看得远,更关键的是能搞到资金,在当下,能搞到钱的人,那就是有真本事,就是厉害角色。
他接着说道:“咱们龙江牌汽车的市场为啥越来越不景气?归根结底,就是各方面质量不过关。现在要是有机会一起开发、研究咱们龙江牌汽车的发动机,提升它的质量,这对大家都有益处。对了,沈处长,你接着往下说。”
沈东春赶忙回应:“李厂长、马老板,我这话可能不太符合实际,就是随便说说,你们可千万别往心里去。要是说错了,就当我没说。”
马思俊笑着摆摆手:“沈处长,可别这么讲,你说的每一句话,对我而言都像醍醐灌顶,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
沈东春又握了握马思俊的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
李铁松满脸诚恳,看向沈东春说道:“沈处长,今天这场合,本是大家一起商量事儿,但你要是有好主意,主角的位置让你来当,我绝对没二话。你也清楚,咱们这些大型企业,如今都深陷困境,日子别提多艰难了。要是谁能站出来,给大伙指明一条出路,我第一个支持。现在哪个大型企业的老总心里没这点盼头?都盼着能有转机呢。虽说前路坎坷,可咱也不能轻易放弃。好了,沈处长,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盛东方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如今已和北方工具厂展开合作,而北方工具厂与我们龙江厂,那关系就如同亲兄弟一般。毕竟我们同属一个系统,都是军工行业里的老牌工厂,有着多年的深厚底蕴。我有个想法,北方工具厂拿出部分生产机构,我们龙江厂则把整个汽车制造生产线全部投入进来,再加上胜东方,我们三家共同组建一个汽车制造集团。
在这个集团里,我们明确分工、紧密协作。过去,龙江厂规模相对较小,这些年在省里和部里都不太受重视。但要是成立一个大型汽车生产集团,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到时候,省里和部里肯定会对我们予以关注,我们自身的竞争力也将大幅提升。
虽说和国内一汽、二汽这样的大型汽车企业相比,我们还有差距,但一旦我们这几个单位携手合作,员工规模一下就能达到上万人,技术力量也会变得极为雄厚 ,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沈东春一说出这番话,在场众人瞬间瞪大了眼睛,刹那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这无疑是个极其大胆、激进,甚至乍一听有些不着边际的想法。三家原本互不隶属、各自独立运营的企业,居然要联合成立一个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集团,这实在是超乎想象。
一旦真的组建集团,诸多棘手问题便接踵而至。谁来担任集团的核心领导?谁又处于次要地位?利益该如何合理分配?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关键难题。毕竟,哪家企业都不想轻易让出主导权,谁都期望在新集团中占据优势地位,这其中的博弈与权衡,想想就让人头疼。沈东春瞧见大家这副神情,立刻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口出狂言了,毕竟自己并非主要领导,哪能这般轻易就抛出如此大胆的设想。他连忙赔着笑打圆场:“惭愧惭愧,就当我啥都没说,刚刚那些话,大家就当耳旁风,千万别往心里去。”
李铁松凝视着沈东春,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平心而论,从规模上看,龙江厂远远超过北方工具厂,在部里乃至全国的知名度都更高,排名也更为靠前。虽说马思俊如今混得风生水起,各方面实力都不容小觑,但他的企业规模和龙江厂比起来,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
马思俊敏锐察觉到李铁松的情绪变化,不过打心底里,他对沈东春的提议极为赞赏。在他看来,沈东春这番话高瞻远瞩,若真想把汽车事业做大做强,他甘愿割舍部分股份,哪怕让李铁松或是胡亚峰出任集团董事长,他也毫无怨言。此刻,他一心只想拿下并盘活汽车生产线,在国内打响品牌。可他心里清楚,就目前而言,自己的想法很难得到李铁松的支持。
于是,马思俊脸上挂起笑容,不紧不慢地说道:“沈处长,不得不说,你这番话鞭辟入里、十分在理。不过,依我看,现在谈这个,时机还不太成熟。但只要时机一到,我觉得这个提议完全可行,绝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李铁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向马思俊问道:“马老板,依你之见,究竟何时才称得上时机成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