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大封群臣(三)

石韬现在,也是傲然站立,面带笑容。

在他的预计中,自己也应有一把文兴剑才是,但士颂刚刚赠剑的人,其功勋也确实比自己大。

不过还好,自己这里,还能有一把文兴剑。

“毕竟农业乃是国本,由我负责的农业事务,已经让荆州有了天下粮仓之称,主公怎么可能会落下我。”

石韬志得意满地接过了属于他的文兴剑后,士颂拿出了第七把文兴剑。

说道:“此一人,内可治民,外有辩才,荆南义助,管鲍贤辅,顾子叹,吴中俊杰也。”

这一把文兴剑,士颂的情感大过功勋和能力。

要说能力,顾徽的能力肯定比不过他的族兄顾雍;要论功勋,顾徽只是最初时期的外交之臣,后面更多的外交都被士颂交给了蒋干。

而且就算是两人都以辩才闻名,蒋干的实力也绝对在顾徽之上。

但士颂依旧给了顾徽一把文兴剑,这把剑的意义,不在顾徽那些普通的日常功勋上,而是在于他顾徽作为自己清远起兵开始,就跟随自己的老班底,士颂必须要给他敬重,承认他的苦劳。

另外一方面,顾徽和马玄二人,可以说是亲如兄弟,所以士颂才会说管鲍贤辅,把马玄比喻成管仲,他顾徽便是鲍叔牙。

这把剑,与其说是给了顾徽,不如说是给了自己的功勋故旧之臣。

顾徽,恰好是最为合适的那个代表人物,仅此而已。

下一把文兴剑,士颂给予的人,又有他的特点。这人主管着士颂的人才选拔,主持着士颂的科举之事。

小主,

“此人有伯夷古风,明辨奸邪,上有谋国之策,下有举贤之能,恨不早遇孝先也。”

这人便是历史上为曹操提出“奉天子以讨不臣”,为曹操挑选人才的毛玠。

士颂在鲁阳得了毛玠之后,也是将自己这边的人才选拔之事,交给了毛玠来主持。

毛玠为了士颂的科举制度,也是尽心尽力。

他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结合士颂之下的世家,寒门,以及士颂推行的学院等诸多学习之路,完善了士颂的构思,通过一次次的科举考试,以百姓可以考吏员,吏使可以考官员这两级制度,平衡了各方势力。

数年来,为士颂招募了诸多中下层官吏,完善了士颂的人才梯队建设。

更为关键的是,毛玠选取出来的官员,都是能干实事的人,是可以帮助士颂推行新法的人。

正因为一批批这样的人才,才让士颂有能力在交州,益州逐步推行新法,而不是只有一个空架子。

毛玠对自己能得一把文兴剑似乎并不意外,而对于自己属于最后几把文兴剑,本来还有些奇怪,难道士颂不重视人才的选拔,但看到士颂前面几把文兴剑给予的人,他心中也倒是没有不平。

士颂今天做法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吸引人才的举动。

士颂自己动手铸造黄金台,亲手种植梧桐树,对天下英才的吸引,会比自己好上许多。

毛玠之后,士颂拿出了第九把文兴剑,笑道:“此剑,却是要给一位来的稍晚之人。”

说完,士颂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把目光落在了益州派系那一堆人中,高声道:“此人上懂天时,下晓川泽,料世兴衰,孙膑再世,孝直,来的何故如此之迟耶?”

明明是发问,似乎是不满,但这责怪的背后,却是对法正的肯定,希望法正能早点到自己的身边,埋怨法正来的晚了,更多的是士颂对他法正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