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执中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4351 字 2个月前

而等到外部局势有了稳定后,就需要一定程度上缓和一下。

而这个顺序是不能反的。就像对豪强们,是不能和平团结的,必须要有斗争有团结,而且是先斗争,再团结。

这是一个基于实际情况而总结的手段。

张冲就是这样辨证的看待激进和温和的执行手段的。

温和意味着团结、秩序、建设,激进意味着斗争、活力、破坏。这两种手段,泰山军都要用,都要硬。

所谓不破不立,不矫枉不能过正,只有通过坚决的斗争,才能激发广大黔首的斗争热情。他们才会有胆子,有信心跟着泰山军一起斗豪强。

这条经验是张冲在蛰伏泰山的时候,亲身体悟出来的。

但在必要时候,这种过激又需要转向温和,斗争也要转向团结。这个经验是张冲在经营莱芜的时候,实践出来的。

想了想,张冲并不打算对这些人进行处置,也不打算点名表扬,不然又会让别的主官对形势产生错判。

到这里,张冲对自己写的那篇座右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有了更深的理解。

说到底,张冲自己也没理过政,他也是骑马看路,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但从目前来看,他做得不错。

但很快,张冲在看到下一封密奏后,对刚刚的想法又产生了怀疑。

这是渤海,章武县令焦用的转给渤海太守李武的上表。李武不能决,遂将这篇上表一并转到了邺城。

焦用这人张冲知道,是从河济地区成长起来的分田吏。作风亲民,爱民,亲临做事,连续两年被评为特异,上上。

所以才被特拔到了渤海的章武作为县令。

章武是渤海的大城,是产盐重地,能耕种的田地特别少。因此,章武地区的人地矛盾就特别大。

焦用在他给渤海太守的上表中就讲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下面的人比焦用更要极端。

因为章武地区人多地少,即便是将全县的田土平分给所有人,这些人还是没办法养活自己。

而原先章武之所以能养这么多口户,就是豪强们贩卖盐到中山一带,然后换取粮食回来。

而现在,豪强们依旧掌握着这条贩盐商路。所以焦用就决定让这些豪强只交出土地,但可以继续行商。

但焦用明显低估了灶奴们的愤怒。

他们在看到昔日的主家倒了后,纷纷开始屠杀这些豪强子弟和家眷。而各地方的分田吏们呢?也不阻止,甚至还支持。

焦用一开始还单纯以为这就是个人之间的仇杀,但很快他在具体了解后,就知道压根不是这么一回事。

章武县内主持分田事务的分田吏们普遍都是从河济地区划分来的。

也许是因为当年的教训,这批分田吏普遍都是宁可杀不可放。在之前的分田中,这些分田吏们发现,只要是对豪强的行动,即便是打杀,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而相反,如果在对待豪强上有一丝一毫的同情,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前途。

在这样的反馈下,这些基层的分田吏们的心态是这样的:

“敢杀豪强就是好吏!”“心够狠就是好吏!”

如此一来,事态就变成了这样。柔性的解决问题已经毫无必要,不管如何,杀就对了。

而且相比于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杀无疑是最容易的事情。如此一来,这些分田吏们也出现了思维惰性。

章武县令焦用就在表文中不无忧虑的道:

“以戈是为止杀,而现在出现的肆杀必使我泰山军人心崩散。斯民有问,杀人如麻者,寇匪耶,王师耶?”

触动张冲的不是这句话,因为杀人者人恒杀之,那些豪强奴役着灶奴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有这一日。

张冲在意的是,这种大规模的屠杀竟然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泰山军所管控的。

张冲之前就和一众官吏们讲了,杀可以,但必须明正典刑。

以乡里仇杀,必然会导致杀之不绝,冤冤相报,血仇数世。这并不利于泰山军对乡里的整合。

于是,张冲将自己的建议红批在了渤海郡守李武的上表旁,令其依令而行。

只是处理这两篇密奏,就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时辰了。廊庑外的司厨已经将做好的膳食递了进来。

一摞胡麻饼,一盘羊肉。都是张冲爱吃的。

为了尽快批复这批密奏,张冲直接边咬饼,边继续阅。

但等他看到下面的奏疏后,张冲嘴里的饼都不嚼了。

此时的他怒火中烧。

因为如果说上面的两个问题还是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鸿沟,是上下之间的博弈,都属于可以接受的偏差的话。那下面张冲看的这份奏报内容就让他完全无法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