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间推算,金陵那边应该也快把设备运来了。
当他推开研究室的门时,发现室内的同事们都显得异常高兴,仿佛已经预感到今晚有好事发生。
“各位,晚上一起出去吃饭如何?”心情愉悦的许宁问道。
然而,迎接他的是十几双带着疑惑与惊讶的眼睛:“许工,你不是下午出去了吗?”
“嗯。”许宁应了一声,点了点头。
“你是怎么知道郭工有个好点子的?”有人好奇地问道。
“哦,徐博士也认可他的想法。”另一个人补充说。
“我们还在电路上做了模拟,确实可行。”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许宁听着大家的讨论,逐渐明白了这可能是一场误会。
“那具体是什么主意呢?”他摘下围巾,挂在一旁,走近郭林科问。
在601所,林欧华在他的和姚美玲的帮助下,已经成长为一位能够独立工作的数字化研发工程师,为航空工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现在,如果能在电科14所复制这样的成功,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咳,”郭林科清了清嗓子,突然显得异常兴奋。
“终于轮到我展示一下了。”
他坐直了身子,准备认真讲解。
可惜没有人及时递上纸笔,他只好自己从桌上拿,这一动作稍微破坏了他的气势。
“我想到一个方法,可以利用敌方雷达发射的信号来精确定位它们的位置,包括距离。”
“精确到能知道距离?”许宁立刻被吸引了注意。
自从越战以来,被动追踪雷达辐射源的技术就被广泛应用于防空压制任务中。
然而直到90年代中期,这类探测技术通常只能提供目标的大致方向,而无法直接测量出与敌人的实际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