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反辐射导弹和电子干扰来说,虽然不知道距离,只要朝着雷达波传来的方向前进,最终还是能找到信号源。
但随着防空系统的进化,雷达信号变得越来越难以被捕捉;
甚至可以在高速移动中工作,这让传统的单站被动定位失去了效果,导致对雷达进行攻击的成功率大幅下降。
例如,AGM-88哈姆导弹在1982年时几乎无往不利,到了1999年的冲突中,面对较弱的对手,其命中率却急剧下滑。
郭林科提出的这个新方法,有望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战技术的不断进步,像EA-18G这样的第三代电子战机应运而生。
当郭林科提出他有办法应对这一挑战时,许宁着实吃了一惊。
“这倒不能完全做到。”
郭林科挠了挠头,略显羞涩地说:“不过,我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筛选并识别出最具威胁的雷达信号。
相比我们现在的方法,它能更连续、稳定地捕捉到目标。”
这个解释虽然让许宁的好奇心稍减,但仍然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请详细说说。”
“几年前,有人开发了一种算法,通过自相关函数和谐波抑制来转换脉冲信号的时间到达(TOA)数据,从而在脉冲重复间隔(PRI)域内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脉冲信号真实PRI的谐波干扰。”
郭林科简要说明后,注意到许宁示意跳过基础知识,于是直接切入重点。
“考虑到PRI抖动的影响,我发现可以通过设定可变的时间起点来减少相位误差,并使用重叠的PRI区间来处理抖动信号。”
郭林科继续说道,同时递上一张精心准备的流程图。
许宁接过图表,瞬间忘记了午餐的事,专心致志地研究起来。
十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中带着认可:“你的思路很完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果了。”
“其实这也是团队合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