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魏延其人

站在帐门口闲聊了一会儿,诸葛亮将刘能请进了帐内。

帐内的摆设比较简单,除了一张矮桌和几张蒲团之外,剩下的就全都是一卷卷的简帛。

刘能知道,这些简帛全都是书籍或者公文。

虽然东汉的龙亭侯蔡伦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明了纸张,而且当时的皇帝汉和帝还下旨推广了,但是这门手艺实际上还处于官营的状态,纸张制造的成本相当高,即便是以诸葛亮这种身份的人,轻易也不会用纸张来抄写书籍和公文的。

而且这个时候的纸张还不像是后世的宣纸那样,墨迹写上之后很快就会蕴成一团,一般的书籍公文之类的文章自然也不能用纸张记录。

况且诸葛亮一个丞相,又是一位兢兢业业、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的官员,肯定是一个大忙人,是绝对没时间来抄写什么书籍公文的。

这个年头抄写书籍公文的一般是官员下属的小吏,这些人因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用尖刀在竹简上记录事情,所以也被称之为刀笔吏。

但是,刘能并不知道这些简帛到底是什么内容,只是略微扫了一眼,便和诸葛亮一起坐了下来。

当然,他们坐下的方式是跪坐。

待二人坐下之后,诸葛亮笑着问道:“先生说是来助我剿灭叛军的,而且见到了我就能拿出办法来,不知先生的办法是什么?”

刘能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着道:“这个......丞相就不要再提了,这事儿传出去,实在是丢人。”

“哈哈哈!”诸葛亮看到他那扭扭捏捏的表情,不由得大笑道:“梁王之后为何要不好意思?”

“吾继承先帝遗志,北伐中原,却没有几家响应,如今宗室之后过来投奔,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会嘲讽于你?”

“况且你先祖虽然被世宗孝武皇帝废为庶人,却仍旧不忘自己还是宗室子孙,如今能做到这一点的已然不多了,又怕什么别人笑话,你笑话别人还来不及呢!”

刘能的脸色这才好了一些,出声说道:“丞相,还是不要说这些了,说说前线战事吧。”

“你对于前线战事知道多少?”诸葛亮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出声反问道。

刘能回答道:“知道的不多,我现在只知道司马仲达屯兵于对岸,丞相想与其交战,但是他却高挂免战牌避战不出,故而丞相也只能暂时与其成相持之势。”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大概就是这样。”

“那丞相为何不换一个方向呢?”刘能问道。

“你是说,走子午谷直取长安?”诸葛亮立刻问道。

刘能点了点头。

诸葛亮却是说道:“恐怕您对于当年我不采用南郑侯的子午谷奇谋而有什么意见吧?”

刘能不禁尴尬地有些坐立不安。

的确,他对于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意见。

当年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魏延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过一个计划,让他先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再让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斜谷赶到长安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