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就是秦岭中的子午道,这条穿越秦岭的路线是秦蜀古道穿越秦岭山地最东部的一条线路,是关中通往汉中、安康的要道以及通往四川东部各州郡的捷径,更是蜀道中唯一依据道路走向方位命名的道路。
这条路开辟于秦末汉初,当年汉高祖刘邦被迫去汉中就汉王位,走的就是这条路,张良护送刘邦去汉中途中烧绝的栈道就是子午道上的蓰阁,不过这个时候,子午道还只是一条不太重要的山路,只是因为刘邦就藩而开始出名。
但是等到王莽篡汉之后,才对子午道进行了疏通,并将其辟为驿路,这条路才算是好走了一些。
也是从此之后,子午道经常被以关中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进攻汉中、安康以至四川、湖北等地的通道,魏延的想法八成也是以此而生的。
不过这条路是穿越秦岭最长的路,全长600余里,想要过去绝非易事,根本没有办法支撑大兵行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延这才想让诸葛亮率领主力从斜谷道过去支援。
斜谷道可能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大名鼎鼎的褒斜道许多人就知道了,这两条道实际上就是一条路。
褒斜道开辟的时间很早,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华阳国志》称其始通于三皇五帝,而另外一本史书《读史方舆记要》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
这条路是穿越秦岭的几条路之中最近的一条,长不到500里,而且一路上都是沿着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范雎担任秦国宰相后,决定创修褒斜栈道,大力发展秦同巴蜀之间的往来交通,最终“使天下皆畏秦”。
秦末刘项相争时,刘邦被项羽封于汉中。刘邦为迷惑项羽,示无归意,“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褒斜道一度断绝。
不过汉武帝时,汉中守张卬发数万人作褒斜道500里,凭崖凿石,处稳定柱,临深长渊,三百余丈,接木相接,号为万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汉末时期,褒斜道再度断绝,后来诸葛亮为了北伐魏国,于建兴十二年大举修褒斜道并治斜谷邸阁。
也是因为路程短而且道路好走的原因,这里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
魏延建议诸葛亮走这条路,也是希望诸葛亮的大军可以吸引魏国的注意,给自己突袭长安争取机会。
但是不管怎么说,分进合击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刘能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这个建议。
难道真的是诸葛亮刚愎自用?
诸葛亮见他不答,不由得一笑,说道:“我当初不采纳他的分进合击之策,并非是因为我看不出他的计策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南郑侯这个人,不适合做一名主将。”
刘能完全想不到,诸葛亮的回答居然是这个,不由得问道:“为何?他不是先帝麾下有数的大将吗?”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他的确是先帝麾下有数的大将,但是他这个人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他脑生反骨,不忠。”
刘能这才恍然大悟,说道:“的确,魏延这个人的确不是什么忠臣。”
“这家伙屡次弑主,动不动就叛逃,的确不值得信任。”
不过他这番话却让诸葛亮奇怪了起来,出声问道:“你为何这么说?”
这次轮到刘能惊讶了,也是出声问道:“难道他不是弑主之后才投奔过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