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妇人抱着孩子,眼中满是憧憬:“希望以后咱孩子能在这太平盛世里,好好读书,将来为楚国效力,说不定还能到那几个附属国去当差呢。”
众人闻言,皆哄笑起来。
而在宫廷之中,太女与冯辰溪继续深入探讨着对三国的治理之策。
太女说道:“辰溪,文化的统一,不仅在于学堂的教育,还可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来增进三国与楚国的情感联系。例如,举办楚国文化节,邀请三国的文人墨客、民间艺人前来参加,展示楚国的文化魅力。”
冯辰溪点头称是:“殿下此举甚妙。同时,也可鼓励三国的文化精英来楚国交流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交融。比如,晋国的书法、绘画艺术颇为精湛,若能引入楚国,与楚国的艺术风格相互借鉴,必能创作出更为精彩的作品。”
太女又道:“在宗教信仰方面,楚国亦需加以引导。若三国存在与楚国主流信仰相悖的邪教或极端信仰,当坚决取缔,使三国百姓的信仰与楚国保持一致。”
冯辰溪说道:“殿下,可派遣楚国的宗教人士前往三国,传播楚国的正统宗教思想,以温和的方式引导三国百姓走上正途。”
在魏国,楚国的官员们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的整合措施。
楚使署的官员赵轩对着魏国的大臣们严肃地说道:“从今日起,魏国需全面推行楚国的教育制度。在各州府县设立楚国学堂,招收适龄学子入学。教材由楚国统一编纂,务必让魏国的下一代熟知楚国文化。”
魏国的一位大臣面露难色:“大人,这魏国百姓向来尊崇本国文化,如此强行推行楚国文化,恐会引发民怨啊。”
赵轩脸色一沉:“此乃楚国的命令,不容置疑。当然,我们也会考虑魏国的实际情况,保留一些魏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楚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在军事营地,楚国的将军李铭正在检阅魏国的军队。
李铭大声说道:“魏国的将士们,你们如今已是楚国的附属军。本将军将对你们进行整编,表现优秀者,可加入楚国的正规军,享受优厚的待遇。其余的,可退役回乡,国家会给予一定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