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寿州边境

“二娘,前边就入寿州了,过了寿州就出了我大唐的地界,进入汉国了。我们在寿州休整一日再出发吧。”卢绛驱马靠近了车窗,看着前边的城门建议道。

“好,就依兄长之言,在寿州休整一日吧。”车窗里传出一声娇俏的少女嗓音,在这严寒的旷野里,让疲惫的旅人也不由的精神为之一振。

“老安头,你们护送的这是女眷啊?”在临近寿州城的官道上遇到了一个商队,领头的性格极为外放,因为同路,不一会儿就和老安混熟了。不过因为一直没见到马车中的人,所以并不知道车中竟然是女眷,而且还是个如此年轻的女娘。不由得就好奇的发问道。

老安笑了笑:“车里是我家大郎的妹妹们,因为外家在北边的大梁,赶上老夫人要过寿,这不,说是想念外孙和外孙女了,就写了信说什么也要见见不可!”

“开封城啊!那边可乱的很!”商队领头闻言急忙劝阻道,“如今就连很多常常往来的商队都不走货了。”

“哎,老人家的心愿,家主实在不忍心拒绝。这不,就派了我们这一队人护送,想着不过是去贺个寿而已,北方就算再乱,也不可能将郎君娘子们当成细作吧!”这是路上卢绛和望舒一起商量的说辞,和李菀青、杨嘉卉几个扮作一家人同行,而且卢绛的母亲也确实是大梁人,这故事有真有假,听着很是那么回事。

商队领头不由点了点头,看了眼前边的马车叹了口气:“你们家郎君和小娘子都孝心可嘉啊!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如今这北地可不好进。宿州那边封锁的严,商队为什么不走货了?就是因为过不去啊!”

老安闻言皱了皱眉:“不是说那边都落停了嘛?怎么还这么严防死守的?”

“哎!说起来那郭威是进了开封城,可如今谁做皇帝还没有定论。各方势力都盯着呢!”商队领头谨慎的看了眼四周,压低了声音说,“不瞒你说,我上一趟去那边走货,正赶上最乱的那阵。要不是因为东家势大,早早打通了宿州的关系,我们这队人才能平安归来,也趁乱赚了不少!不过东家说了,如今这世道,钱财虽然重要,可也不能为了钱不要命,这才暂时断了两边的通商。也怕再继续下去,一个不小心,被咱们的圣上安一个北地细作的罪名!那可就得不偿失喽!”

老安看着对方的眉眼,小声问道:“老兄,咱们也算投缘吧。你就给我个准话,宿州那边到底还能不能进?”言外之意,就是你那关系能不能借我用用。毕竟他能说出来,就不是想藏着掖着的。

领队叹了口气:“不瞒老兄,我可以试试。但是,需要这个。”说着,拇指和食指搓了搓。

老安顿时心中有数,按下了那只手笑着说:“好说,好说。走,我们先进寿州城,这一路同行虽然不长,但是咱们两兄弟投缘,进城后,我请你喝酒。”

“你家郎君能放你去吃酒?”领队有些怀疑,毕竟这些大家族规矩都严得很。

“哈哈,放心!我家郎君是我自小看着长大的,走,我和他打个招呼,咱们先进城去。”

“走,走,走。”领队笑着和老安一起驱马超前方行去。

经过卢绛身边时,老安笑着打了个招呼,就和领队一起快马先入了城。

在两人走过马车后,车窗处悄悄掀起了一处缝隙,露出了一双黑曜石般闪亮的眸子,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三娘,是那人有什么不对吗?”杨嘉卉看见了望舒的表情,只觉得事情没她想的那么简单。也是,这正瞌睡着就有人来送枕被的事儿,也确实要好好掂量掂量,哪有那么凑巧的事。

望舒笑了笑:“大姊姊,要叫我二娘哦!三娘如今可是菀青。”看对面的二人都不由捂嘴笑着点了点头,才又说道,“我不知道。也许没什么问题,不过是想趁乱赚些银钱。这样,晴雨,等我们进了寿州,安顿下来后,你让人跟着商队,查查他们到底是谁家的?”

晴雨在一边点头应了下来。

在寿州城最大的客栈安顿下来,望舒站在窗口看着街上络绎不绝的人群,叫卖声和烟火气交织,给这座边境重镇增添了许多斑斓的色彩。

“二娘。”卢绛的声音自身后响起,“一路辛苦,你先歇一会儿,等晚上时,兄长带你们出去逛逛。”

望舒笑着回过头:“大兄,我不是想出去玩。我只是看这边境民生一派繁华热闹,有些欢喜罢了。大姊和三妹可是歇下了?”

卢绛笑着点了点头:“接连赶了这么久的路,她们也是累了。”

“辛苦她们了!”望舒叹了口气,和她不同,杨嘉卉和李菀青可是先从庐山马不停蹄的到了金陵,还没休整几日,就又跟着她继续向北而行,确实是难为她们了。

卢绛笑了笑:“她们可没你想的那么娇气,之前菀青陪你去了趟中原,回来以后拉着嘉卉说了好久,兴奋的不得了。还说,以后若有机会要带上她一同去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去了。”说着,卢绛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想到刘承栩的遭遇,也不由带上了些悲伤之色。

小主,

看着这个初时有些“不共戴天”,如今却渐渐相处出友情的师兄,望舒突然很是怀念在庐山的那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