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听到武植这番话,苏轼满脸笑意道:“守正,还有卢将军、史将军,你们来问我,算是问对人啦。我想,除了我之外,其他人应该都不知晓周兄此刻在何处吧?”
卢俊义和史文恭两人听了,面露喜色,连忙拱手抱拳说道:“还请苏大人告知我等,老师此时在何处?”
苏轼看到卢俊义和史文恭脸上的急切之色,也就不再卖关子,说道:“你们这老师啊,如今甚是清闲。三年前,他辞官云游天下不久后,我便收到他的一封信。信中说,他在相州汤阴县发现了一个练武的好苗子。原本他已打算不再收徒,可碰到这般良材美玉,便忍不住又为你们收了个小师弟。”
当武植听到“相州汤阴县”这几个字时,神色陡然间微微一愣。这可不就是岳飞的老家吗?
他穿越到北宋已然六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改变了这个时代许多人的命运,就连周侗的人生轨迹也因他而发生了变化。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周侗最终还是像他前世记忆中的历史那样,游历到了汤阴县,并且收岳飞为徒,只是相较记忆中,时间提前了几年罢了 。
其实武植早就有心将岳飞收于麾下,只是当时他在西北领兵与西夏作战,无法分身,再者,那时的岳飞不过十二三岁,年纪尚小,需再等几年。
此次他从西北返回朝廷任职,打算过几日便派人前往汤阴县岳飞的老家,将岳飞招至麾下教导。没曾想在自家老师这里,却听闻周老前辈三年前已经在汤阴县就把岳飞收为徒弟了。
卢俊义和史文恭听闻自家老师又为他们增添了个师弟,心中不禁好奇,想瞧瞧是何方神圣能打动老师的收徒之心。
要知道,此时他们的师傅已年过七旬,教导徒弟并非易事,除非那人真的是天赋异禀的良材美玉,才会让自家师傅忍不住心动。
武植不动声色地压下心底翻涌的思绪,面上神色如常,开口问道:“原来周老前辈曾游历至相州汤阴县,还在那儿收了个徒弟。这么说来,这几年周前辈是在汤阴县定居下来,专心教导徒弟了?”
“不错,这三年来,每隔一年,我便与周兄书信往来。如今听闻他那名叫岳飞的弟子即将出师,而出师之后,他又要离开相州汤阴县,继续游历天下了。”苏轼回应说道。
武植听闻此言,心中顿生诧异,暗自思忖:“岳飞怎么会这么快就出师了?依照我前世的记忆,岳飞不是跟随周侗学习近九年的武艺吗?”
他眉头微蹙,紧接着便回过神,想到因自己穿越而来,已然使这段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或许正因为这样,许多事情都跟记忆中截然不同了。
而卢俊义和史文恭两从苏轼那儿得悉了自家师傅的下落,赶忙齐齐抱拳向苏轼道谢。可两人刚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又听闻自家师傅即将再度踏上游历天下的行程,心中顿时焦急万分。
周侗这一离开相州汤阴县,茫茫人海,天南海北,往后想要再打听到他的行踪,可就难如登天了。
特别是史文恭,忆起往昔,年轻之时的他因犯错被周侗逐出师门。自此,他心中对周侗充满怨气,十几年来,师徒二人毫无音信,他再也没有见过师父一面。
随着时光流转,史文恭历经诸多世事变化,心境慢慢转变。如今,他已然幡然醒悟,心中尽是追悔之情。
一想到恩师近在眼前,却即将再次踏上旅程,他就愈加焦急,唯恐这一次错过,便再也没有机会向师傅赔罪,也无法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