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1742 字 3天前

此刻,他情绪激动,高声回应道:“杜兄所言极是,可吾等究竟能做些什么呢?难道真要就这样坐以待毙,任由命运的车轮无情碾压吗?”

杜甫微微颔首,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如磐,仿若千年的磐石,不可动摇:“吾等联名上书!将这科举舞弊之事,事无巨细,详尽地揭露出来,呈递给圣上。吾就不信,圣明如天子,会坐视这等丑恶不堪之事横行无忌,而不管不顾!昔有宋濂,家贫无书,手自笔录,寒冬腊月,砚冰坚如铁石,手指冻得屈伸不得,却弗之怠,终成一代大儒。今吾等虽遇困境,然为正义而战,岂可比宋濂当年之艰难?”

性格豪爽的钱进,性情如火,听闻此言,猛地挥舞着拳头,大声叫好:“好!杜兄此计甚妙!吾等把实情如实告知圣上,定能拨云见日,还吾等一个公道,洗清这冤屈!”

众人听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仿若林中的雀鸟,叽叽喳喳,各抒己见。

一番商讨后,最终有不少人被杜甫的勇气与执着所打动,仿若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纷纷表示赞同。

正当大家准备挥毫撰写联名书信时,却惊觉纸张匮乏,难以满足所需。

众人顿时慌乱起来,神色慌张,四处寻觅纸张,仿若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王强心急如焚,仿若心头有火在烧,欲偷偷溜出巷子,前往附近店铺购买,却险些与巡逻的官兵撞个满怀,犹如惊弓之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在他反应敏捷,仿若狡兔般迅速躲在角落里,待官兵远去,才敢小心翼翼地出来。

好不容易集齐纸张,大家迫不及待,开始奋笔疾书,笔走龙蛇。

在书写过程中,众人情绪激昂,仿若汹涌的波涛,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的悲愤、对科举公平的热切渴望以及对李林甫等行径的强烈控诉,都融入到了字里行间,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无尽的情绪。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完成联名信之时,天空陡然乌云密布,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将天空遮蔽得严严实实,一阵狂风呼啸而过,仿若猛兽的咆哮,吹得周围的树枝“嘎吱”作响,飞沙走石漫天飞舞,迷了众人的眼。

伴随着沉闷的雷声,仿若天际的战鼓轰鸣,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场不公而怒吼,为众人的遭遇鸣不平。

一群官兵突然出现,为首的将领面色冷峻如霜,仿若千年不化的寒冰,眼神中透着威严与不容置疑,仿若审判者般,大声喝道:“汝等在此聚众闹事,莫不是意图谋反,犯上作乱?”

杜甫毫不畏惧,仿若无畏的勇士,向前一步,拱手行礼,仪态端庄,义正言辞地说道:“大人,吾等皆是苦读多年的寒门学子,一心只为讨回科举的公道与公正。此次科举,舞弊之风盛行,犹如毒瘤侵蚀,有才之士被无情埋没,这不仅关乎吾等个人的前程命运,更关乎国家未来的兴衰荣辱。吾等上书,实乃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的苍生百姓,大人明鉴,吾等乃莘莘学子,只为求科举之公允,岂敢有违圣意,望大人详查,何来谋反一说?”

将领身旁的一位校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仿若夜枭的啼叫,嘲讽道:“哼,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不过是汝等这些落榜之人的借口罢了。质疑科举,便是质疑朝廷,分明是心怀不轨,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