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吾侄有圣人之姿!

“这怎么可能?”

“古往今来,就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一句诗怎么可能会引起圣人钟响,而且还是两声?”

“若是完整的,不就可能惊圣吗?”

“这还是古砚尘?”

“还是那个纨绔?”

“他还真的一跃九境了?”

他们一直以为古砚尘的病,是靠着一跃九境治好的,只是北阳王的传出来的借口而已。

可看如今的现况。

还真可能不是假的。

那小子,真得到了圣赐?

这意义非凡啊!

那些武勋们撇了撇嘴,对他们而言,最瞧不起的就是儒生,只会靠一张嘴说话,还不如拳头利索,鉴于古砚尘身份的缘故,还是高看了几眼的。

惊恐过后。

便是对于古砚尘的安排。

户部尚书道:“既然有如此本事,不尊师重道一事姑且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再度入学吧,若将来有所成就,或许能够得到一观天书的机会。”

其余人也是点头称是。

“这倒也是!”

小主,

“品性可以慢慢改!”

“如此圣赐,世间罕见。”

他们想法很美好。

在他们的心中认为,国子监就是香饽饽,就算是被拳打脚踢之后,又被欺辱之人也会屁颠屁颠再度拜入。

礼部尚书周玄清上一次就是他亲自前往北阳赔礼道歉,经过与古砚尘短暂的接触,知晓古砚尘可不是寻常的学子。

身为大周官员的他,对于他们的行为也是顿感无语。

周玄清语气淡淡,道:“北阳世子被如此驱赶,以他的心性怎么可能轻易回来?”

“一旦古砚尘有所成绩,或者完善此诗,国子监将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笑话,有眼无珠之徒。”

“左相!”

“你身为国子监的创始人,难道对于那一群有眼无珠的夫子,就没什么说的吗?”

诸葛社稷眼睛一瞪,完全不背锅道:“关本相何事,国子监现在又不是我在管,就算是丢脸的也不轮不到本相。”

这一刻。

满朝文武也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国子监。

是除稷下学宫外,替大周培养读书人的部门。

若因今日一事传出去后,导致名声一落千丈的话,恐怕天下大部分的读书人,要想拜入国子监,恐怕会处处受阻。

名声呢。

如此大才竟驱除而去,谁还愿意前往国子监呢?

女帝吐语如珠,声音柔和又是悦耳,却又自带一股威严,道:“国子监建立初心,便是教导天下学者,从未有过在开学之日,将学子逐出国子监的先例!”

“张天和,古砚尘被驱除一事,你如何解释?”

女帝开口。

目前。

她是站在古砚尘那一边的。

张天和。

户部尚书。

张天和心一下紧缩起来,一股凉意席卷脊背,公涞的祖宗十八代早就被他问候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