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何故替他背锅?”
“该罚!”
这言一出。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确实没任何问题。
他们是大周。
古砚尘来自北阳,来自诸侯国。
与其大周去抗,不由将古砚尘推出去,两虎相斗,如此才是上上之选。
女帝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将目光看向周玄清,后者直接道:“礼!”
“古砚尘无礼。”
“他破坏了礼,更是破坏了律,若人人皆是如此,律法又有何意?”
吏部尚书薛桂站出,道:“微臣附议!”
小主,
兵部尚书霍无兵颔首道:“微臣附议!”
他们四人齐刷刷看向户部尚书张天和。
张天和低着头。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按理说。
这个时候。
六部尚书,其中已经有四部给出了一致的想法,已经没有再问的必要。
可是。
女帝并未采纳。
女帝美眸最终落在工部尚书的身上,红唇轻张,道:“鲁尚书,你觉得呢?”
工部尚书。
鲁十七。
鲁班后人。
以凡人之躯,破武者的破甲箭,便是由工部打造而成。
工部,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
正常情况。
除了军械方面。
女帝从来不会问他。
女帝的态度,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鲁十七“啊”了一声,也是没有想到,会问到了自己,一脸茫然道:“陛下,您说什么?”
女帝并不生气。
“古砚尘!”
“保还是不保!”
鲁十七双手一摊,道:“嘿嘿,那还用问,自然是要保的,他阻止了一场造反,光凭这一点,大周就没有不保的道理。”
“还有一诗镇国,文曲五动,哪有将如此大才,向外推的道理?”
不少诸公眼睛一眯。
他们心中暗骂一声。
老狐狸。
女帝淡笑道:“鲁尚书所言极是,大周秦王能够海纳百川,将昔日诸侯六国余孽,化为朝廷栋梁,难道大周就不能吗?”
说到这。
女帝提高了音调,身上的帝威盖压而下,不少人都是低下了头。
她发出灵魂质问,道:“难道朕就不能?”
不能!
可!
哪个白痴敢说不能?
女帝缓缓站起,淡然目光一扫诸公,道:“古砚尘此事无罪,此外大周不需要向任何诸侯国,以及侯爷作出任何交代!”
“反倒是他们,与国贼之子接触,有何居心,朕需要一个交代!”
“此事如此,众卿无需再论!”
女帝甩袖离去。
她走的决然。
或许因为女帝彰显出来的实力有关,衮衮诸公竟无一人站出来死觐。
人群中,有一人忽然意识到了一点,女帝在古砚尘的事情上,竟有些许关注,甚至过于纵容了。
北阳啊!
诸侯国,那终究是大周的心腹大患啊!
尤其是。
古砚尘这样的身份。
一旦古砚尘有想法,这太容易陷入被动了。
如果说。
古砚尘想要自立为王呢?
所以。
只有将其握在手中,又或者趁其斩灭,由此才能够稳固大周江山不乱。
诸侯国。
迟早要斩灭!
但是。
陛下。
你什么情况啊?
……
一个时辰后。
大地忽然传来颤抖之声,密林之中的古砚尘,猛的睁开了眼,然后目光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
大周。
只有一位武安君。
武安之下。
往下顺。
只有两位得镇国之称。
第一位。
便是西北军镇国大将军,谢玄。
第二位。
便是。
现在这一位。
国公之首,镇国公!
人间仙,李玄策。
人未现。
身先至。
一声怒喝响起。
“末将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远处。
好似猎豹突袭,百来人以极为迅速的速度袭来,身上所穿着的盔甲,乃是最为精锐的青龙蟒铠甲,手中持着青龙长枪,一人便是一军,可横扫四方,更别提这百来人。
无疑。
这百来人。
都是观想法境的高手。
同时。
为首那人,并未身穿盔甲,而是白袍加身,身材身材伟岸,淡淡的眼眸,极为锐利,还未抵达宫殿,就已经给人一种极其强大的压迫感。
给人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