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笑了,“恭喜啊!”
丁珠和周中宸笑着道谢,“谢谢大家祝福……”
这顿饭一直吃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大家都聊得畅快,并且意犹未尽,要不是看时间晚了,怕是要聊到四五点去。
……
一家人参加完丁珠和周中宸的婚礼,陈蜜蜜、尉锦泽和乐乐正常开学了,上学的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全都被排得满满当当的。
学校想把空缺了十一年的知识一股脑的塞到学生脑海里,抓到时间疯狂的给学校灌输知识。
而学生们也甘之如饴,以近乎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
七七届大学生是华国继往开来的一个群体,他们对学习有一种疯狂的热忱。
这届的大学生种过大豆,睡过农村山寨的土炕,掰过包谷,操作过工厂的车铣铇磨。
华国好不容易恢复高考,很多人都饱尝了文|化|大|革|命中失学的无望,希望‘追回曾经逝去的青春。
所以学生们普遍有一种‘知识饥渴症’,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
陈母投入了教学中,陈父也被红旗机械厂招进去接替了原来下岗的厂长。
家里就尉父、尉母在地里讨了的生活,忙碌了半辈子,来了京市,地种不了也找不到事做。
两人时不时的带着四个小孙子在京市周边玩了起来,他们去看过园林遗址,爬过长城。
一圈玩下来,也觉得就那么回事。
生活就这么有条不紊的继续着,家里用钱紧张,陈蜜蜜在学习之余接了不少翻译的活。
她回家了也不敢休息,只想多写几篇文章寄给出版社。
现在陈蜜蜜已经是知名作家了,只要一说她甜蜜蜜的笔名,读者几乎都知道。
忠实的读者越来越多,以前那个初中生也已经读大学了。
他考中高中时陈蜜蜜信守承诺给他寄了礼物,那个学生收到礼物开心坏了,学习越来越努力,就是高中毕业了也没停过学习。
恢复高考第一年就考上了大学,一直和陈蜜蜜保持着联系。
动荡时期过去,红小兵还是一如既往的找陈蜜蜜约稿。
每个月都有几篇,当然知名作家的稿费不会低就是了。
尉锦泽的时间安排更紧凑,他太想要回本了,以至于有点急功利近。
只要下课了都找不到他人,天天在外面奔着忙着。
为了开发三环,尉锦泽找丁兆选借钱在郊区买了一块地,建了一个砖窑厂。
这个砖窑厂也叫朝通砖窑厂,以后东风大队的朝通砖窑厂就是京市朝通砖窑厂的分部了。
施工队招工全权由杨红兵和李二涛负责,杨红兵就是做建筑的,很容易就能招到这方面的人才。
施工队招齐了人手,瓦泥工、防水工、木工、油漆工、水电工都招到了。
三环要建造混凝土的建筑,所以还招了专业的混凝土工,确保需要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比例,确保强度足够。
这些杨红兵都知道,因此他招人的要求很严格,京市这方面的人才很容易招,很快就确定了动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