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谢小秀才

府试过后,学政大人开始依次考各县考生。谢凡在家中休息几日之后,谢李两位老秀才带着两个孙子和小厮一道又去了南京城,依旧借住在张家小院。两位老秀才都备了礼物,感谢张家让孙子借住,和张庆见面又是一套磕头行礼寒暄。谢凡和李宁两个小的待得不耐烦,谢凡还能忍耐,李宁则不住朝谢凡偷偷挤眉弄眼。

几人一连在张家住了三五天,才轮到了溧水县的学生考试。

当天众人都是五更天就起来,一起吃了早饭,整整齐齐地换上衣服。两个小学生去考试,两个老秀才则去学院里认保。到了学院,学生们依次点名进去,到考场里面也要按照号数坐下。点名之后,学政大人亲自看着封了门,小吏拿出题来放在长柄牌上,让考生们看。相比县试和府试,实在严格了很多,谢凡也开始紧张起来。

紧张归紧张,也要开始答卷。谢凡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抬头一看第一个题目是道《论语》题:“文不在兹处。”心头暗喜,这几次考试四书题都遇上了《论语》题目,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里面他最熟悉的就是《论语》,毕竟上辈子也学过一些,这辈子看了也最亲切。学得越好就越喜欢,越喜欢就越爱学,一整个正向激励。

谢凡想这句“文不在兹乎”不是夫子自信,却是夫子自疑,破题就是:“文值其变,圣人亦自疑也。”就顺顺利利地写了。

接着看五经题,是一道《诗经》题:“宛在水中央”,谢凡简直要笑出来了。相比五经里面的其他四经,《诗经》是谢凡最熟悉的,这句“宛在水中央”出自秦风《蒹葭》,更是谢凡上辈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就“理解并背诵全文”的初中课文,这辈子为了考科举又加强学习过一遍,简直不能更熟悉。谢凡想“可能考试小能手的buff真起效果了,那只胖猫没骗我啊”,谢凡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地写完。

见时间还早,谢凡照旧认真检查了一遍韵脚避讳等等,再工整地誊抄了一遍,交了上去。

学政齐大人虽然头发花白,莫约花甲之年,但是生得相貌堂堂,面皮白净,一张国字脸,蓄着山羊胡须。神情严肃,正在堂上“案临”,陆陆续续有考生交卷,都一个个面试了。到了谢凡也亲自看卷。看到第一题学政便笑了,问谢凡多大年纪,谢凡先行了一礼,如实回答十二岁。学政说:“你小小年纪,这《论语》题的破题立意倒是老气横秋。”

谢凡一愣,心想:“这也能看出来?学政大人确实眼光毒辣,但是总不能说我上辈子活了二十八年,两辈子加起来,到如今其实是四十岁中年人,作为中年人老气横秋是正常情况?”

幸好不等谢凡回答,学政又问:“你是跟着谁读书的?”

谢凡忙答:“学生自幼随着祖父读书,祖父名讳上谢下远。同县的周和李两位秀才也指点过学生,承蒙两位先生教导,学生受益良多。”

学政一听便笑了,说:“这倒是了,你祖父谢秀才我认得,上次岁考是一等,是个稳重的。周正李刚两个秀才也是老成持重之人。你是这三人教出来的学生,做这样的文章也合情合理。”

谢凡听了终于长舒了口气,还好三位秀才都在学政大人面前刷过脸,学政对他们的印象都不错,这关应该是过去了。

学政大人又说:“有这三位秀才指点,你做学问必定是中正的。准你进学,可以出去了。”说着把谢凡的卷子圈点了,放到一边。

谢凡大喜,忙又行礼,向学政道谢。然后又等了几个学生交卷,一起领上照出牌,出了考场。到了考场外面,李宁早已经交卷出去了,和两位祖父一起等着谢凡,几人好一同回去。谢凡看李宁笑容满面,知道他一定是考过了,便向他道喜。李宁说是学政大人在堂上“案临”,自己头一个交卷,蒙宗师面试就取中进学了,又笑嘻嘻地问谢凡如何,谢凡说自己也是。

众人都十分高兴,一同回了张家小院。回去后众人都换了衣服,小学生吃饭,老秀才喝酒。饭后谢凡李宁都把文章都默写下来,又说了面试的情形。两个秀才都看了,心里都颇觉得意,有种“我家孙子果然出色”的感觉,更是喜气盈腮。

其实这任的提学官名叫齐世图,出身苏州大户人家,少年起就富有才名,二十多岁中举人,三十出头就考中了进士,成绩也很好,是二甲的传胪(注释: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后来特指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座师又是当时的天子帝师(注释:座师是举人或者进士对科举考试中的录取自己主考官的尊称,因为官员选拔任用重视出身,所以座师普遍照顾自己录取的学生,学生尊重依附自己的座师),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做翰林虽然清贫,但是却是前途不可限量,许多内阁大佬都出自翰林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齐大人一路顺风顺水,不出意外的话,再外放任一方父母官,做出政绩,又可以回京城,入六部,进内阁,此后青云直上,位极人臣也未可知。然而他成也座师,败也座师。老帝师是文坛领袖,天下读书人表率,处于维护正统,自然率领群臣上表请求先帝将元后所生长子立为太子。这位太子也是个出息的,人品端正,纯孝至仁,一派明君气度。

只可惜这位先太子和母亲一样短命,二十岁出头不幸夭折,甚至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先帝只好又立了继后所生的儿子做了太子,幸好第二位太子身体健康,顺利继位,正是当今天子,到如今已经即位九年,天下太平,海清河宴。

也许因为当年立储君这事情,当今皇上似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