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吃顿好的

四人都是大喜,张庆和张老夫人在家也听到报喜,也带上张世贤专门过来小院子里恭贺。张庆是生意人,口若莲花,不住夸奖些“谢李两家书香门第,一门两秀才”和“两位小秀才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这番话正是夸到两位老秀才心坎里了,听得两人喜不自禁。

李谢两位老秀才虽然都是秀才,是秀才就有资格下场参加乡试考个举人功名,候补做官,或者接着参加会试考中进士,走上人生巅峰。但是两人都年近花甲,自知体弱眼花,是科举无望的资深秀才了。

乡试三年一次,一次考试一共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且不说学问如何,这样让人精疲力尽的考试,老秀才们单论体力就坚持不下去。所以两人早已经放弃自己下场考试,只要应付学政岁考就行,把对科举之路的希望全部都寄于孙子们身上。

这边四位秀才喜气洋洋,张庆的一番道贺又把气氛推向了高潮。于是向来节俭的两个老秀才,破天荒地决定做东道请客。两人合伙出了一两银子,在南京城里最大的酒楼同庆楼(此处酒楼是作者杜撰,网上查找之后,发现南京市现有的老字号都没有始于明朝,因此作者随意取名)置办了一桌十分整齐的酒席,约定好第二天送到小院子来,宴请张家人以示感谢。因为周先生是李宁的先生,又是谢老秀才的好友,也预备请了他来。

周先生也是秀才,本来为了应付岁考此时也在城里。出发前谢老秀才想邀请这位好友和自己一道在张家借住,张家小院虽然不大,但是打扫得十分干净,又不临街,安安静静适合读书备考。前一阵陆平友参加府试住过的房间刚好空出来,不用刻意收拾就可以让好友住。对于周先生,住在张家小院子比住客店舒服安静,更可以省下一笔住宿费。

虽然和好友一起借住亲戚家又舒服方便又省钱实惠,可是周先生却不愿意。原因自然是读书人那该死的自尊心。

在周先生看来,府试时,谢老秀才带着陆平友、谢凡和李宁三个小学生借住在外甥家,其中陆平友和谢凡本来也是张家亲戚,是张庆的表侄儿。三个亲戚,带着一个不是亲戚小同窗借住亲戚家合情合理。这次院试,谢家祖孙带上李家祖孙借住,两个亲戚带上一大一小两个客人住到亲戚家,如果再加上自己一个老秀才,跟着朋友和学生住到关系拐了好多弯的张家,有些攀附占便宜之嫌疑,又少不得一番应酬奉承。于是谢老秀才提出之后,周先生婉言谢绝了好友的一番好意。其实张家几代人经商,家大业大,长袖善舞,并不在意多住一位秀才。

周先生虽然和李谢两人一样都是秀才,但是他父亲早亡,从小家境贫寒,读书都是靠着亲戚朋友周济,不像谢家李家都是小地主家庭。成为秀才之后屡试不第,家里五个女儿负担不小,生活艰难。后来机缘巧合下到了一位经略大人帐下做幕僚,才终于摆脱经济困难。由于种种早年经历,周先生自尊心有些过高。

谢老秀才自然是知道好友的脾气秉性,也就不勉强。这次两个童生都成功进学,李宁正经是周先生的学生,所以谢李两人请客吃席,邀请周先生名正言顺。李宁在祖父的指导下,正经地写了帖子请自己先生来。礼数周到,周先生便乐呵呵地接了。

第二天傍晚,同庆楼的伙计流水似的送来各色佳肴。凉菜有四道:红彤彤的咸鸭蛋,香喷喷的卤排骨,肥嫩嫩的盐水鸭,脆生生的拌黄瓜;热菜有四道:水晶烧膀蹄、火爆炒肝腰、清蒸鲜鲥鱼、蛋炒香椿芽;甜食有酥皮馅饼和糖蒸酥酪;汤是油汪汪的鲜笋子火腿汤。整整齐齐都用青花白地磁盘盛着,满满当当放了一桌。

李宁见了这一大桌好吃的,恨不得眼睛都定在饭桌上,口水都快从嘴角流出。可是长辈都没入席动筷,三个小孩子都只能干等着。好不容易等到三位老秀才和张庆、张老夫人应酬寒暄完毕,又动筷子吃了菜。面对一桌美食,三位老秀才和张庆四人倒是没有太积极吃菜吃肉,主要在用小青花瓷杯子斟了酒,你一杯我一盏喝着,张老夫人也时不时陪喝一杯。

三个少年对于喝酒谈话不那么热衷,应付一杯之后,少年们开始专注吃饭菜。谢凡尝了每道菜,道道都好吃,咸鸭蛋蛋黄翻砂流油、卤排骨和盐水鸭鲜美多汁,拌黄瓜清脆爽口,热菜里他尤其喜欢清蒸鲥鱼,鱼肉白嫩,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吃得十足开心,谢凡添了三碗白米饭。

谢凡现在十二岁,大概是快要进入青春期了,他胃口变得奇好。每天还没到饭点就开始觉得饿。可惜此时的物质水平十分有限,和现代人吃得太多需要控制食欲保持健康完全不同。谢凡每天都把碗里食物吃得干干净净,也还是抑制不住地渴望高脂肪高碳水的高热量食物。好几次半夜做梦,都梦回二十一世纪,自己在吃开封菜,一手炸鸡,一手蛋挞,再喝一口冰可乐,人间极乐也不过如此。早上醒来才发现是黄粱一梦,面对着早餐清粥小菜,谢凡心里难免郁郁不乐。好不容易有机会大吃特吃,自然没有保存实力,大快朵颐起来。

小主,

所谓“半大小子,吃垮老子”,谢凡胃口大开,另外两人也不逞多让,李宁已经添了三碗米饭,碗里是第四碗,此刻正专注于卤排骨和盐水鸭,面前堆了一堆骨头;张世贤这个小胖子一直爱吃会吃,本来就是同庆楼常客,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