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舆论高地

“大宋不是有戏班吗?你们在全国各地,招募利用民间艺人,比如说戏曲班子、说书人等等,将新法内容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说唱、戏曲节目,在各地走街串巷,巡回演出,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新法,效果肯定更好。”

在宁野看来,这其实就是电视剧、话剧表演等现代文化艺术作品的大宋真人版。

劳之逸前面还是不服的,他总觉得,宁野说的新党未必想不到,但听到这里,就连他也服了。

“通过报纸占领舆论高地,利用民间力量传播新法,”赵顼一边击掌一边点头,“好主意,好主意啊!此真闻所未闻也。”

“其实吧,这些都是舆论工作,但是仅仅只有说得好是不够的,归根到底还是要做得好,因此,培养专门的变法人才,确保变法不变形,上令可以下达,下情可以上表,时刻聆听百姓的声音,随时完善新法律令,才是成功的关键。”

“当然,如果将来《大宋新闻报》火了,有人企图效仿,你们也要注意提升办报的门槛和资质,确保新闻的专业性和真实性。”

宁野虽然只说了三招,却已经完全刷新了北宋君臣的认知。

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原来舆论工作还可以这么干,原来好的传播真的可以让变法如虎添翼。

当然,可以想见,一旦那些顽固守旧派认识到报纸的力量,他们也会纷纷出来办报,到时候,大宋就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至于怎么管控,这个细节问题,就交给北宋君臣去操心了。

宁野已经把后人积累了几百年的经验,浓缩之后告诉了古人,尽管如此,古人也需要自己去经历、去尝试、或许也不得不走一些弯路,才会最终找到一条适合大宋的道路。

“我只希望你们记住一点,新闻人,还是要有点新闻理想,真正把追求真实、服务公众、关怀人文以及推动进步,作为一种崇高的追求和信念。”

理想不可弃,唯有如此,才有机会改写熙宁时代的意难平。

宁野本来还打算讲讲别的改开经验,但是和大家沟通完这些之后,看到这些古人一个个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还是忍住了表达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像宁野自己说的,变法也要慢慢来。

因此,宁野决定其他想法暂时就不说了,以后有机会再沟通。

聊完这些,时间也不早了,也到了北宋君臣返回大宋的时候,此时的赵顼,完全不知道——

因为他的消失,整个汴京早已闹得人仰马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