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单独求教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呀,明朝很快就灭亡了。”

宁野也没藏着掖着,反正这祖孙仨早晚都会知道历史的,不如直接说出来,说不定还能激发他们改变大明的决心。

“崇祯皇帝也算有骨气,面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兵临城下的绝境时,仍然牢记‘天子守国门’的祖训,坚守京城不迁都,最后自缢煤山,以身殉国。”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还留下遗言 ‘任贼分裂朕身,勿伤百姓一人’,以死明志。只可惜,即便如此,也无法挽回明朝的国运。”

朱标和朱允炆听罢,长吁短叹,直道这崇祯皇帝,虽是老四朱棣的后人,倒也没有给他们老朱家丢脸。

“这帮杀千刀的!”

朱元璋气得牙痒痒,“若是咱在,必杀他个人头滚滚,看他们还敢不敢贪。”

“要是动不动杀人就有用的话,那人类还建立国家、政府干什么?还要什么政治制度、法律条令?”

宁野不是很赞同朱元璋的想法。

“贪官当然该严惩不贷,但是,如何从制度层面预防贪腐,这才是顶层设计需要考虑的事。”

最后,宁野也适时总结陈词,并抛给了朱元璋、朱标以及朱允炆一个事关大明未来发展方向的大问题。

“所以,是要一个当两三百年皇帝就灭亡的大明,还是要一个开启全球化,为华夏立万世之功的大明,现在,到三位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宁野问题是问了,但是祖孙三人都未当场回答。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历史局限性不是靠来现代一两次就可以轻松解决的,也需要给朱元璋、朱标和朱允炆更多时间考虑。

毕竟,他们的决定,很可能不仅会改变大明,还会改变平行世界的后世。

虽然,这一点也不影响宁野已经在学了多年英语中长大,但如果在其他宇宙,汉语成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宁野当然也会感到由衷的开心和自豪。

系统的办事效率,一向很高。

宁野在校长办公室,和朱元璋三人讨论大明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的时候,系统也把古人们买的高产粮食作物种子,全部采购完毕,并且运送到学校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