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单独求教

后天就要正式开学,哦,严格意义上说,是正式开营,来学校的人不少,想必会十分忙碌。

因此,和系统申请后,宁野今天也给古人们放了假,让他们把采购的粮食作物种子,先带回各自时代,召集人手安排试种。

秦朝的治粟内史、西汉的大司农、北齐和两宋的司农寺这下都有得忙了。

哦,顺便提一句,由于北宋君臣不在,宁野自作主张,帮他们每个粮食作物的种子都买了一点。

担心古人们把种子带回去,摸索半天结果还是种错,宁野非常贴心地从网上搜集整理好了各大粮食作物的习性、平均亩产、种植方法以及一些不需要科技也能施行的现代农业经验,包括选种、土壤改良、灌溉、肥料制作技术、田间管理等等,分门别类打印好,人手一本送给了古人。

不用说,又是一波山呼海啸的“谢谢宁校长”。

也就是宁野不在古代了,否则,估计除了皇位,宁野要啥他们都会给。

后天来的学生不少,膳堂不能继续关门。

考虑到苏轼他们回去已有时日,宁野让系统将苏轼、劳之逸、隆三和牛富贵紧急召回了现代。一则,是让他们把宁野买好的粮食作物种子带回北宋去,二则,也是告知苏轼,下周正式开学,因此明天要回来上班,提前为下周一学校的伙食做准备。

由于系统已经答应了宁野,解决古人古今穿越时面临的时差问题。

因此,从下周起,所有古人和现代人一样,采取做五休二工作制,周一上班,连上五天,周末双休。

有特殊情况的,特殊申请特殊处理。

苏轼当然没啥问题,和劳之逸、隆三、牛富贵谢过宁野后,又将粮食作物带回北宋,他们也要和赵顼汇报,让司农寺抓紧趁着春耕,在汴京附近找一块实验田,把种子播种下去。

朱元璋和朱标,望眼欲穿地在校门口看着各个时代的古人,喜滋滋地一袋又一袋的扛着粮食作物种子返回古代。

是谁羡慕了,他们不说。

不过,没关系,哼,大明有三个人!

等他们来工作,不信下个月工资会比这些古人赚的少。

由于担心马皇后和朱雄英的身体,朱元璋和朱标没有久留,既然今天放假,他们也就回去大明了,毕竟俩人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在系统尚未解决古今穿越时差问题前,不可能就这样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