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 中了!

当烟花在夜空中炸开时,张煜在冰滑梯底部摸到块凸起。

凿开冰层,里面冻着本《林场工作日志》,1992年11月的记录页被折角:"...在47林班发现变异桦树茸,取样时遭不明电磁冲击..."

墨迹在零下二十度中依然湿润,像刚写下不久。

开江的冰排撞击声惊醒了张煜。

他掀开印着熊猫盼盼的棉被,晨光透过冰凌花纹的窗玻璃,在炕席上投下细碎的菱形光斑。

王淑芬正在外屋地烙韭菜盒子,铁锅与铲子碰撞的声响混着收音机里的《东方红》前奏。

窗台上泡着橘红色汽水的输液瓶结满水珠,那是李晓燕昨天偷偷塞给他的"北冰洋"汽水,瓶盖上还留着她的虎牙印。

"把泔水拎去喂猪!"王淑芬掀开棉门帘,哈气在刘海结成了霜。

张煜踩着露脚脖的胶皮靰鞡鞋,铁桶里的酸菜汤在冻土路上晃出涟漪。

路过木材厂废料堆时,他瞥见几块带着青苔的柞木墩——这不该出现在东北的初春,倒像是长白山的阴坡林产物。

冰凉的金属触感突然贴上后颈,周大勇的猎枪管挑开他的棉帽:"陈瘸子要见你,在老磨坊。"

数学课上,张煜用圆规尖在课桌上刻下经纬度坐标。

粉笔灰簌簌落在李晓燕的马尾辫上,她假装捡橡皮,把包着高粱饴的作业本推过三八线。

糖纸背面用唾液画的简笔画,赫然是木材公司卡车的行驶路线。

课间操的喇叭突然卡带,《运动员进行曲》变成刺耳的蜂鸣。

张煜抬头望见物理教研室的铁皮烟囱在冒黑烟,王建国正从窗口抛出烧焦的笔记本纸页。

纸片如柳絮纷飞,他在空中截住一张,焦痕间残留的算式正是苏联雷达站的谐振频率公式。

"跳皮筋吗?"李晓燕的声音带着刻意的高昂,她身后的女生们正唱新学的童谣:"马兰开花二十一..."皮筋缠在杨树上的位置,恰好对应他刚破译的坐标方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皮筋升到第三高度时,树皮剥落处露出新鲜的斧头刻痕——木材公司特勤组的标记。

母亲在榆树下架起梯子,张煜嚼着清甜的榆钱儿,看王淑芬把洗净的床单晾成帆船形状。

突然有东西砸中后脑勺,是颗裹着纸条的硬糖。

展开后是李晓燕的字迹:"供销社新到海鸥DF相机,胶卷盒有问题。"

供销社柜台前,售货员正用牛皮纸包住牡丹牌香烟。

张煜的指尖触到相机柜台下的双面胶——粘着的微型胶卷还带着暗房药水味。

李晓燕突然挤过来挑头绳,塑料珠帘的碰撞声中,她快速比划出木材公司会计的口型:"今晚八点,粮站西墙。"

回家的路上,张煜踩碎了不知谁丢弃的玻璃汽水瓶。

碴口在夕阳下闪着光,映出身后跟踪者的翻毛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