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准备去履约

之前培训,挑选出来的的原有乡团,刘白两家通过考核的,还有折家支援过来的人员,全部分配下去。

按照,十户,百户,千户,划分地方,进行耕种,原先留下的马,加上从源泾路又调回一批马匹,开始进行马耕。

地广人稀的,马不足的地方,就用牛耕。

三分之一的人,被曹小强安排成工程兵,先开就修建水利设施,拓宽和修缮官道。

剩下三分之一,则被分散到灵州路其他地方,主要进行养殖,少量耕种,因为地理环境不支持大规模垦荒种植,不如养殖,放牧。

曹小强磕磕绊绊的出处理完这些事情,天气也转暖,到了三月底,四月初了,刘家寨第二批人员也赶到了灵州路。

带着娃的刘莹,大着肚子的白英, 剩下的弟子们,除了一部分留守的,基本都赶了过来。

黄豹早在天气刚刚转暖,可以挖土的时候,就开始修建大蓄水池,水渠,弄发电机房了。

等到黄三一到,大家,就开始安装发电机。

一个星期左右,调试完毕,可以开闸放水发电。

曹小强吸收着新发出的电能,发出了一声舒畅的呻吟声。

两个多月,没有电能吸收,身体都发出了饥饿的感觉。

在六万禁军及其后来的家属,加上十五万厢军及家属中,一共挑选出来了一万多各种手艺人。

曹小强,黄三,一起用这些人在灵州城建造了工坊基地,磨合后,开始生产四轮马车,马拉犁,箭矢,还有锻造铠甲。

新改进的二代明光铠,身躯部分,直接用百炼钢直接锻压成型,生产速度快了很多。

强弩和车弩,长弓,因为保密性,还是在刘家寨生产。

李三德也在四月中旬赶了过来,正式上任灵州路监军,及西北地区皇城司负责人。

跟着他来的,还有不少朝廷任命的各级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