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助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读过《礼记》和《庄子》,压根就没有在里面见过此等语句。
就算你实在不愿意读,也可以从网上找到这些古籍的原文,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里,
用“Ctrl+F”键调出“查找和替换界面”来搜索一下,也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还有某些古籍网站,比如“古诗文网”、维基中文的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本来就有相关的检索功能,搜索起来非常方便。
不瞒你说,李国助前世就经常这么干,着实帮他少上了很多当。
然而编造洪秀和严思维谣言的人甚至连找本古籍当作出处都懒得搞。
这让李国助想浪费点时间查证一下都无从下手。
对于这类人,李国助只能对他们竖中指,祝福他们下辈子投胎到宇宙无敌大南棒国去。
不过对于“西方伪史论”质疑蒸汽机的西方起源,李国助还是持谨慎态度的。
关于蒸汽机的早期构想,欧洲有一些所谓的史料:
公元前30年至公元15年之间,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曾提及一种利用蒸汽驱动的装置。
随后公元1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对其进行了描述和记载。
希罗发明的汽转球主要由一个空心球和一个装有水的密闭容器组成,
空心球通过两根空心管与密闭容器相连,容器下方有一个加热装置。
当加热容器中的水产生蒸汽时,蒸汽会通过空心管进入空心球,
从空心球上的两个喷口喷出,从而推动空心球旋转。
这是已知最早的蒸汽机雏形,展示了蒸汽可以作为动力来产生机械运动的原理,
但它只是一种利用蒸汽反作用力的简单机械装置,没有实际的工业应用价值。
1125年,据威廉?马姆斯伯里记载,兰斯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一架由“受热的水”压缩产生的空气驱动的管风琴,由热尔贝图斯教授设计制造。
15世纪末,达芬奇设计了一种蒸汽动力的大炮,其原理是通过将热水突然注入密封的、烧红的大炮中,利用蒸汽的力量将炮弹发射出去。
1551年,奥斯曼帝国埃及的哲学家、天文学家兼工程师塔奇?丁描述了一种通过蒸汽射流冲击轮周旋转叶片来旋转烤肉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