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铁水从导流槽进入模具时,流速就已经被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了。
况且三个模具铸造的,是同一型号的3磅团炮,型腔的体积和形状是基本相同的。
所以同时进行浇铸的话,铁水应该是可以同时充满型腔的。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从炼炉引导铁水同时进入三个模具,是可以大大节省浇铸时间的。
不过模具的强度、透气性、导热率等因素,可能导致铁水充满三种模具的时间出现差异。
砂模和泥模的透气性较好,在浇注过程中,型腔内的气体能够比较顺利地排出,使金属液可以持续地填充型腔。
而铁模透气性差,型腔内的气体排出受阻,会对金属液的填充产生阻碍,使得充满型腔的时间变长。
铁模的热导率高,金属液在进入铁模型腔后,热量会迅速被模具吸收,导致金属液的温度下降较快,其流动性也会随之降低。
相比之下,泥模和砂模的热导率较低,金属液在其中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更有利于快速充满型腔。
在浇注铸铁件时,在铁模中,铸铁液可能在较短的距离内就因为冷却而变得黏稠,难以继续流动。
而在砂模中,铸铁液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从而更快地充满型腔。
泥模和砂模的浇铸时间也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
论透气性,泥模稍逊于砂型,论导热率,泥模稍高于砂型。
这都是不利于金属液顺利充满型腔的因素。
而且泥模的强度也相对较低,在浇注过程中如果金属液的冲击力较大,可能会对泥模造成一定的损坏,妨碍浇注过程的顺利进行。
李国助前世的大学专业是工业设计,有一些课程是涉及到铸造工艺的。
比如《铸造工艺学》、《铸造金属凝固原理》、《铸造工艺及设备》、《铸造造型材料实用手册》、《材料成形工艺》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铸造学知识。
只不过现代很多普通高等院校只注重理论教学,严重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快速地将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
这种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甚至还不如一些古代的工匠。
所以李国助今生在铸炮的时候,还不得不经常请教一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