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高炉如今是在那木棚里了?”
李国助马上就有所猜测。
“没错。”高贯点头称是,“而且比以前高了一倍。”
“我的蒸汽机样机也在里面呢。”
廉司南突然开口说道。
“那还等什么,快去看看吧。”
李国助说着,就当先迈步朝风车塔旁的木棚走去。
刚走进木棚,李国助就被耸立在铁砧旁的那台庞大的机器吸引了。
李国助一眼就看出,那便是蒸汽机样机。
它由底座、锅炉、汽缸、活塞、活塞杆、支架、横梁等部件组成。
横梁是一根坚固的杠杆,以枢轴为中心转动,一端连接活塞杆,
另一端果然如李国助想象的那样,通过一个曲柄连杆机构,连接着一个齿轮,
将活塞的上下直线运动转换为齿轮的圆周运动。
齿轮前方,是一柄锻锤,锤柄距离锤头大约锤长的三分之二处,安装在一个支架之上。
支架为铁质,起到支撑和固定枢轴的作用,使锻锤能够绕枢轴稳定地转动。
蒸汽机也有一个比锻锤支架高大很多的支架,可以保证横梁绕枢轴稳定地转动。
齿轮转动时,会拨动锤柄末端,使锻锤绕枢轴转动,
从而带动锤头有节奏地反复起落,实现对铁件的持续锻打。
这一部分的结构,跟中国古代的水碓是一模一样的。
当然,李国助有理由相信,廉司南在设计这个结构的时候,并没有借鉴过水碓。
因为欧洲在12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水力锻锤,
结构和原理与中国出现在汉代以前的水碓如出一辙。
只是水碓在中国被用于粮食加工、造纸原料加工、制粉、药材加工,
却似乎从未被用于打铁。
李国助盯着这个蒸汽锻锤看了好几分钟,见他运行的果真十分稳定,不由兴奋地道:
“太好了!老师你可真是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