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内阁 崇文阁 应民阁

而之前的巡境使,则划入警部,接管原来的国家安全警察总局。

从此这个机构,任免由皇帝亲自朱批。并且只负责政治、间谍等事件,贪污腐败的问题,那是行政、都察、检察系统的事情,安全局一般不管这个。

几个机构很快落地。

人选、名单、变动完毕。

然后半个月内,前来参会的官员,就被弹劾、抓捕、复核、裁决、下狱了千余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着军队与安全局同时出动,一场反腐风暴,在全国范围内打响。

欺压地方的恶霸没了保护伞,被抓住之后,直接枪毙在法场。

至于官吏,该杀的杀,其他的全部丢去海外藩国落户,几代人不得内迁。

而且随着应民堂、应民阁的落地,宣传大同的标语开始上墙、涂满街巷、广而告之。

二十几年的大规模教育、扫盲,国家的文盲率下降到了三十多,足够支撑起有限的大同宣传了。

整个直辖地界,很多官吏,都吓了一跳,纷纷上报去职。

王三也不留他们,直接从崇文阁选官、吏部发布大顺新一年的公考岗位缺额,一场考试,直接补上三分之一。

整个国家运转依旧不停。

大顺朝政体系出现了内阁诸部百司、崇文阁、应民阁三足鼎立的局面,全新的政治体系,带来的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让百姓看起来参与感多了。

当然对于很多明朝留下来的士绅来说,大顺就是卸磨杀驴。

他们感觉所有人都被皇帝利用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被清扫了。

于是,有很多官员请辞。

被王三封了个子男爵位,就下令去各州就藩,他们被迫散尽家财,哭哭啼啼,背井离乡。

也想过能拉族人一起走,但又有几个愿意离开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大顺呢?

于是怀着怨懑,离开了大顺。

海外一下热闹了起来。

到处都是厮杀与征伐,连带着各地人口结构,全部惨遭清洗。